无线充电技术:突破线路限制,引领未来便捷生活

5 下载量 1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1 收藏 380KB PDF 举报
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方式是基于一项革命性的能量传输技术——无线供电技术,它突破了传统充电器对电线的依赖,实现了电器与电源的物理分离,使得充电过程变得更加便捷、灵活。相比于传统的有线连接,无线充电在安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无线充电的便捷性体现在非接触式的充电方式上,减少了频繁插拔的麻烦,特别适合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它还支持一对多充电,即一个充电器可以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大大提高了家庭用电设备的管理效率。 其次,通用性是无线充电的重要特性。只要遵循像Qi(由无线充电联盟WPC制定)、PMA(针对特定电子设备的无线供电标准)或A4WP(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标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都能实现无线充电,这极大地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Qi标准作为最早的标准之一,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技术,兼容性强且广泛应用,包括苹果在内的许多厂商都支持这一标准。PMA联盟则专注于创建专为特定电子设备设计的无线供电标准,例如AT&T、Google和星巴克等公司都是其成员。而A4WP标准则采用电磁共振原理,目标更广泛,旨在为各类电子产品提供统一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然而,无线充电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远距离无线能量传输会导致设备能耗增加,因此提高充电效率是无线充电器普及的关键。此外,统一标准的建立也是一个难题,确保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性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无线充电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商业化,凭借其诸多优点如便利性、通用性和用户体验提升,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存在技术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推动无线充电技术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8-06-12 上传
无线充电技术利用了电磁波感应原理,及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和接收端用相应的线圈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的一项技术, 用户只需要将充电设备放在一个“平板”上即可进行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过去曾经出现在手表和剃须刀上,但是当时无法针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进行有效充电. 电磁感应无线输电技术已经在诸如电动牙刷等小功率产品上获得了应用,但更大功率的传输目前还不现实。Intel日前则在会场上演示了无线公供电驱动一枚60W电灯泡。该项研究是由Intel西雅图实验室的Joshua R. Smith领导的,部分技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Marin Soljacic的研究。可以在一米距离内无线给60W灯泡提供电力,效率高达75%。Intel首席技术官Justin Rattner表示,未来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办公桌内部,只要将笔记本或PDA等电器放在桌上就能够立即供电。无线充电技术利用了电磁波感应原理,及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和接收端用相应的线圈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的一项技术, 用户只需要将充电设备放在一个“平板”上即可进行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过去曾经出现在手表和剃须刀上,但是当时无法针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进行有效充电。 如果电磁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可以乘坐时光机来到21世纪,毫无疑问他将对iPhone肃然起敬。但当他连续五个小时使用触摸屏浏览网页、打电话、玩游戏,在利用卫星定位仪确认自己所在方位后,他也会陷入难题:为什么,所有这些先进技术和交流方式,这样一个尖端产品还是需要塞到充电器里去充电?如果移动设备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信号打电话浏览网页,那电为什么不可以?很多消费者和手机制造商经常这样问自己——不过无论是新的还是早就建立的技术公司都还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