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信任度经济学:非功能性需求满足性策略选择框架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914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论文研究-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可满足性经济学方法分析"这一主题。随着软件在现代社会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软件可信性变得至关重要。传统的软件开发往往侧重于功能性需求,然而,非功能需求如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对于软件的整体质量同样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如何在早期的需求工程阶段有效地处理和满足这些非功能需求成为了一个挑战。 本文作者,白川、张璇、王旭和康燕妮,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非功能需求视为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将利益相关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以此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通过模糊集合论和信息熵技术,他们对软件的非功能需求进行模糊排序,识别出对利益相关者至关重要的需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量化不同策略对软件可信性带来的潜在效益,以便于在策略选取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具体来说,作者首先定义了软件功能需求和经济学方法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非功能需求分解模型将这些需求细化。接下来,他们运用经济学的生产过程模型,结合实际案例——移动基础维护管理平台,展示了如何通过计算不同策略的选择对软件可信性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辅助策略选择过程。 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经济学方法与需求工程相结合,能够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一个量化评估非功能需求满足性的工具,有助于优化项目管理,提高软件质量,同时降低开发成本。这不仅对软件行业的实践者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理论研究者探索软件工程中的经济学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和提升软件可信性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经济学视角,强调了非功能需求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核心地位,并展示了如何通过经济学方法来优化策略选择,从而提高软件产品的整体信任度。这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