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煤成石墨演化类型划分与成矿区带:热-构造控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3.28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闽西南地区煤成石墨的形成及其成矿区带的划分。煤成石墨作为战略性的矿产资源,是煤层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转化而来的隐晶质石墨。该地区处于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具备优越的煤成石墨成矿条件。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演化阶段的煤-煤成石墨的微观结构,发现煤向石墨演化的过程中,芳香碳层间距(d002)和拉曼参数R2的变化并非线性,这一发现被用来区分四种主要类型:煤成石墨(Ⅰ类)、煤成半石墨(Ⅱ1和Ⅱ2类)、石墨化无烟煤(Ⅲ类)和高变质无烟煤(Ⅳ类)。这些分类提供了划分煤成石墨类型的模板。 煤成石墨的形成和分布受岩浆-构造活动的显著影响。燕山期的大规模岩浆侵入为煤的石墨化提供了必要的热能。政和—大埔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被认为是关键的控矿断裂,它们以及一系列推覆、滑覆等断裂和褶皱构造,共同创造了封闭式、半开放-半封闭式和开放式的不同成矿构造-热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导致了闽西南地区煤成石墨成矿分布的差异化。 基于不同类型的煤成石墨分布,文章进一步划分出两大煤成石墨成矿区带:大田—漳平(I1)和永安—安溪(I2),包括可坑—乌坑成矿亚区(Ⅱ1)、永安—大田成矿亚区(Ⅱ2)、长凹成矿亚区(Ⅱ3)和安溪成矿亚区等。这些成矿区带的识别对于指导该区域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还强调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绿色开采和环境保护,如保水采煤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措施。例如,针对西部浅埋煤层开采的顶板含水层水量损失动力学、烧变岩水保水开采技术和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矿井等级类型的探讨,展现了在煤炭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深入解析了闽西南地区煤成石墨的形成机制,以及其成矿区带的划分,为该地区的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