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IEC-60870-5-104通信协议:从物理层到应用层详解

需积分: 50 1 下载量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355KB DOC 举报
104规约,全称为IEC-60870-5-104通信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远动通信标准,主要用于厂站与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它构建在OSI七层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物理层:作为通信的基础,物理层确保数据在物理媒介上传输的正确性和无冲突性。例如,在RS232全双工模式下,通过精确的电气信号传输,避免了信号干扰和冲突的发生。 - 链路层:这一层主要关注特定设备间的连接,比如RS485总线上的单点或多点通信。链路层处理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以及错误检测和可能的重传机制。在104规约中,RS485利用非确认传输(unconfirmed mode),由应用层决定是否需要链路层重传。 - 网络层和传输层:在网络层,协议负责寻址和路由,通过逻辑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节点。而在传输层,由于104规约是基于TCP/IP体系结构,所以通常使用端口号2404进行通信,区分不同的服务和应用。站端(Server)和控端(Client)的角色在此确立,它们通过平衡式传输(half-duplex or full-duplex)进行数据交互。 - 应用层:这是最上层,也是用户可见的部分。应用层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如请求单点数据、批量数据或类数据等。它利用诸如CSMA/CD这样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来防止网络冲突,并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报文格式。 在104规约报文中,关键组成部分包括2字节的站地址,用于唯一标识通信的源和目标站点;2字节的传送原因码,指示报文的发送意图;以及3字节的信息地址,用于指明数据的目的。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APDU(应用规约数据单元),是104规约数据交换的基本结构。 104规约以其简单高效的设计,使得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得以高效地进行,对于电力行业的自动化运维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和掌握这一规范,对于从事电力自动化、SCADA系统或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