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季极涡时空变化特征及年代际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收藏 861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北半球冬季极涡在1948/1949年至2009/2010年期间的时空特征变化,基于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数据。研究者姜忠宝、王盘兴、吴息等人通过计算500~10 hPa高度层的极涡环流指数,包括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来深入分析这一关键气象现象。 他们发现,极涡的面积和强度在不同高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尽管它们在某些季节和月份有所关联,但总体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指标,反映出极涡在不同层次上的特性并非完全一致。在年代际尺度上,极涡面积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在不同高度层上呈现出复杂性,没有统一的趋势,表明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极涡中心位置的季节性和月度变化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东半球80°N以北地区,且在极点附近经度变化较大,纬度变化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来,极涡中心明显向南移动。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暗示着大气动力学的季节性调整。 文章还指出,从500 hPa到10 hPa高度,极涡中心的位置表现为逆时针旋转,且随着高度增加,旋转半径增大。这一特征对于理解大气环流模式和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半球极涡”、“环流指数”、“气候态”和“异常变化”揭示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该研究不仅提供了对极涡动态的深入理解,还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天气预报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趋势,科学家可以更好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以及进一步探索地球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