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表定义:顺序与链式表示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505KB PPT 举报
《数据结构》课程的第2章主要探讨线性表,这是数据结构课程的基础概念。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集合中有一个明确的起始元素(第一元素)和一个明确的终止元素(最后元素)。 2. 所有元素除了最后一个都有唯一的后继元素,除了第一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前驱元素。 3. 数据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一对一的关系。 线性表可以采用两种主要的表示方式:顺序表示和链式表示。顺序表示通常通过数组实现,其中每个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通过下标确定元素的位置。例如,给定的学生信息登记表,如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班级,这些数据项构成一个线性表,其逻辑结构可以用数组表示,如(012003010622, 陈建武, ...)。 链式表示则使用节点来连接数据元素,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这样,即使元素不连续存储,也可以通过指针快速访问,如单链表或双链表。在链式表示中,线性表的创建和操作通常更灵活,但可能会增加额外的空间开销。 对于线性表的定义,它是一个有限序列的数据元素集合,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号表示其在表中的位置。当元素数量为0时,我们称之为空表。同一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必须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这意味着它们的数据项个数和类型是固定的。 在抽象数据类型(ADT)的角度,线性表被定义为一个包含数据对象和数据关系的数据结构,数据对象D由一系列数据元素组成,数据关系R1描述了元素之间的顺序关系,即前一个元素与后一个元素之间的链接。 举例来说,分析学生情况登记表,由于数据元素是同类型的记录,比如学号、姓名等,且元素间关系符合线性结构的定义,所以这是一个线性表。而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英文表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字母作为一个数据元素,按字母顺序排列,形成了一个线性表。 总结来说,《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章节介绍了线性表的概念、顺序和链式表示方法,强调了元素的有序性和相同数据类型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帮助理解和应用线性表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后续章节还会深入讨论线性表的相关操作,如栈和队列的实现,以及查找和排序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