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介电POSS模板下多孔薄膜的制备与介电性质研究

需积分: 8 0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23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低介电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形成机制,这是在2006年发表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上的科研论文。作者徐洪耀、王献彪和吴振玉,来自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针对集成电路技术发展中对低介电材料的需求,他们研究了一种创新的制备方法。 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甲氧基硅烷)进行水解缩合,生成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溶胶作为模板剂,通过热解工艺来制备低介电多孔薄膜。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对孔洞大小和分布的精细控制,从而提高薄膜的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整个制备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以理解其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制备出的低介电多孔薄膜表现出优异的特性:孔洞分布均匀,孔径大约为1纳米,这有助于减少导线间的电容和层间电容,从而降低介质带来的寄生效应。此外,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384.1平方米/克,而介电常数仅为2.5,远低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材料,符合低介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论文还提到了当前电子工业面临的问题,如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升,导线电阻和电容增加导致的性能瓶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开发低成本且具有良好性能的低介电材料。尽管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孔径控制困难、均匀性和力学性能较差,但作者的方法提供了改进的途径,旨在克服这些挑战。 这项研究不仅推动了低介电多孔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也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对于降低能耗、提升信号传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29SiNMR、椭偏仪、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表征手段,作者深入探讨了这种新型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