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总量与结构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实际影响

1 下载量 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184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双重视角影响,即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理论层面,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存在"挤入"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会刺激居民消费)与"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可能抑制私人消费)的争议。作者通过实证分析,选择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总量效应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普遍表现出"挤入"效应,意味着整体上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带动居民消费的上升,其中城镇居民的消费响应更为显著。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扩大公共支出时,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活动和消费水平。 在结构效应方面,具体到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有明显的差异。行政管理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挤出"效应,这意味着这部分支出可能会压缩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决策。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有"挤入"效应,即增加了医疗保健领域的投入可以间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增加相应的消费。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 然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影响并不明显,这可能暗示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和覆盖范围可能还未达到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程度。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当注意优化支出结构,既要确保公共服务的提供,又要避免过度挤占居民的消费空间。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地方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支出政策来调节居民消费,以及如何优化支出结构以实现更有效的社会福利分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它也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类似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深化对公共财政作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