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讯原理详解:RS232与UART简介及电气标准

需积分: 13 0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593KB DOC 举报
串行通讯原理是一种通信方式,其中信息的每一位数据按顺序逐个发送,通过一条传输线路进行传输,具有成本低、线路简单等优点,但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较慢,适合短距离到中距离的通信。串行通讯依据数据传输的方向性,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模式。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是实现串行与并行数据转换的关键组件,比如Intel的8250/8251和16550,它们允许数据的双向传输,并且支持标准的异步通信协议。 EIA-RS-232C标准规范了串行通讯的电气特性,如TxD(发送数据)和RxD(接收数据)之间的逻辑电平,以及控制线如RTS(请求发送)、CTS(清除发送)、DSR(数据终端就绪)、DTR(数据终端准备)和DCD(数据载波检测)的电压范围。该标准定义了数据位和停止位的选择,如1位或2位数据位,以及1位、1.5位或2位的停止位。 在串行通讯中,流控制是一项重要功能,用于防止数据丢失。硬件流控制,如RTS/CTS和DTR/DSR,通过硬件信号直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而软件流控制则通常通过XON/XOFF握手协议实现。 校验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机制,常见的校验方法有奇校验和偶校验。奇校验要求数据中“1”的总数为奇数,偶校验则是“1”的总数为偶数。 串行通讯接口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常见的9针串口(DB9)和25针串口(DB25),每个针脚都有特定的功能,如数据接收、发送、控制信号等。例如,DB9接口的1号针用于数据载波检测,3号针用于接收数据,2号针用于发送数据,而6号针用于数据设备准备好(DSR)等。 总结来说,串行通讯原理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基础概念,涉及数据的单向或多向传输、电气标准、控制信号、流控制和接口配置等多个方面,理解这些原理对于设计和维护串行通信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