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SI测试方法与可测性设计:片内测试原理与应用
下载需积分: 48 | PDF格式 | 4.41MB |
更新于2024-08-06
| 173 浏览量 |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集成电路(VLSI)测试方法学和可测性设计的教材内容,涉及片内测试技术,特别是针对国科大模式识别课程2018期末试题中的电流探测方案。"
在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测试方法学和可测性设计是确保芯片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片外电流测试面临诸多挑战,如测量分辨率低、测试速度慢以及外部设备的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片内测试(Built-In Self Test, BIST)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嵌入式电流传感器(BICS)是一种有效手段。BICS通过在芯片内部集成电流检测单元,能实时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如图10.10所示,BICS的基本结构包括被测电路(CUT)、电流检测单元、比较器和参考电压(Vref)。电流检测单元将流经CUT的电流转化为电压VIDD,然后与参考电压Vref比较。正常情况下,VIDD小于Vref;若有故障,VIDD会超过Vref,改变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图10.10(b)展示了Carnegie Mellon大学设计的一种BICS实现,其中T1和T2为控制晶体管,根据电路状态导通或截止。
在无故障状态下,T1导通,T2截止,电路运行正常。一旦出现故障,流过CUT的电流增加,导致虚地点电压升高,使得T2导通,T1截止。这种设计允许通过比较器的输出变化来检测电路的异常。
VLSI测试方法学不仅涵盖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测试生成,还包括IDDQ测试(电流差分检测法),随机和伪随机测试原理,以及与M序列相关的测试生成方法。此外,内建自测试(BIST)原理和数据压缩结构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们在提高测试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内存和系统级芯片(SoC)等复杂VLSI,可测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设计者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降低后期测试成本。
本书适合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通过学习,读者能够掌握电路测试的基础理论,了解数字电路的描述和模拟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可测性设计优化VLSI的测试流程。
相关推荐







liu伟鹏
- 粉丝: 24

最新资源
- SpringBoot快速搭建与Maven整合实践教程
- Android Socket聊天应用开发与实现
- 2017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真题与解析
- STM32F446基于KEIL5与HAL库的工程模板开发
- Android与Linux服务器间实现注册登录数据交互
- 精选金融投资理财PPT背景图片合集下载
- 使用HtmlAgilityPack解析服务器端HTML文档的方法
- 掌握adb和fastboot工具使用技巧
- 高效滚屏截图神器 FSCapture87 Protable
- Android文本转PDF保存技巧及Canvas图形导出
- 基于CentOS的Linux入门实践指南
- 基于Servlet的简易电商项目实现指南
- Code::Blocks 17.12 MingW 安装与汉化教程
- 科技星空主题PPT背景图片蓝色地球图集
- BluescreenView v1.55:64位蓝屏错误分析软件
- 自定义Alert弹窗样式的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