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原理与实践:构建C-Minus语言编译器

需积分: 35 4 下载量 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11.33MB PDF 举报
"《编译原理及实践》是由Kenneth C. Louden撰写的关于编译器设计的书籍,由冯博翻译成中文。这本书旨在介绍编译器的基础知识,并提供编写真实编译器所需的实践指导。" 在编译原理中,编译器是一个将高级语言转换为目标机器代码的程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源代码转化为可以在特定硬件上执行的指令。编译器的结构通常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阶段。 第1章介绍了编译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编译器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执行效率。编译器结构中的其他问题可能涉及错误处理、优化技术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编程语言的特性。与编译器相关的程序包括预处理器、链接器和装载器,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软件构建系统。自举编译器是指使用该编译器自身来编译自身的特殊过程,而移植编译器则涉及到将其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 翻译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为一个个符号(token)。 2. 语法分析: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解析符号序列,构建语法树。 3. 语义分析:检查代码的语义正确性,并生成中间表示(IR)。 4. 优化:对中间代码进行改进,提高执行效率。 5. 目标代码生成: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指令。 书中提到的TINY样本语言和C-Minus是用于教学目的的简化编程语言,它们被用来演示编译器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如何为这些简单的语言编写编译器,读者可以逐步理解更复杂语言的编译器设计。 编译器的设计涉及多种数据结构,如符号表(用于存储变量和函数信息)、解析树和抽象语法树(AST)。掌握这些数据结构是理解和实现编译器的关键。此外,自动机理论(如有限状态自动机和上下文无关文法)是理解编译器工作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而离散数学和机器结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编译器的实现通常涉及大量的代码,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还可以获得编写小型编译器或解释器的实际经验。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和专业开发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