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保障信息时代的数据安全

需积分: 12 90 下载量 1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1 收藏 3.27MB PDF 举报
"【炼石网络】图解《个人信息保护法》.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中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重大立法进步,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这部法律于2021年8月20日正式发布,并于同年11月1日起生效。它的出台是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有力回应,同时也是对《民法典》中个人信息人格权保护的深化和具体化。 这部法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中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例如,《网络安全法》奠定了网络安全治理的基础,而《数据安全法》则提升了国家数据安全保障的能力。此外,《密码法》强调了利用技术手段保护数据安全。这些法律相互配合,形成了全面的数据保护框架。 《个人信息保护法》包含了一系列核心原则和条款,包括: 1. **目的**: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维护公民的尊严和社会公共利益。 2. **宗旨**:强调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 3. **适用范围**:覆盖所有在中国境内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 4. **关键定义**:如“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等,明确了法律所涵盖的范围。 5. **合法、正当**:个人信息处理必须遵循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的原则。 6. **目的、必要**:处理个人信息应限于特定、明确和合法的目的,且不得过度收集。 7. **公开、透明**:个人信息处理者需公开处理规则,确保信息透明。 8. **准确、完整**:保证个人信息的准确性,防止错误和误导。 9. **责任到人**:个人信息处理者需设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人。 10. **刑事追责**: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 **环境构建**:促进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 12. **国际合作**:鼓励在国际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指南也逐步出台,如GB/T35273-2020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安全要求;《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强化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安全审查;《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等。 这些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仅为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企业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设定了明确的边界,推动了整个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