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技术:从H.320到H.323的演变

需积分: 9 9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54MB PPT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和相关标准,涵盖了从70年代到21世纪的视频通信技术变迁,以及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包括专网、卫星网、N-ISDN、B-ISDN和IP网。同时,文章提到了视频会议的关键标准,如H.320和H.323,强调了标准在确保设备互通互控中的重要性。" 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允许不同地点的用户通过视频和音频进行实时交互的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传输到数字传输的转变。70年代,视频会议依赖于占用大量话路的模拟传输,而80年代则实现了静态和动态图像的数字传输。随着技术进步,90年代出现了商业化的视频通信应用,如2Mbps的会议电视和数字广播。进入21世纪,多媒体通信结合了视频、音频和数据,传输方式更加多样化。 视频会议标准对于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至关重要。其中,H.320标准是专为电路交换网络设计,包括视频编码(如H.261/H.263)、音频编码(如G.711/G.722/G.728)、控制信令(H.281/H.243)和数据传输(T.120),确保不同厂家产品间的通信兼容性。H.320标准方框图展示了这些组件如何协同工作。 另一方面,H.323是最热门的标准,适用于非保证服务质量的局域网,如Ethernet、TokenRing、FDDI等,以及支持TCP和UDP的分组交换网络,特别适合在Internet上进行视频会议。H.323标准包含了H.261/H.263视频编码、多种音频编码、H.245控制和H.225控制信令等组件,以实现系统控制和用户接口。 视频压缩算法是视频会议的核心,例如H.261和H.263是早期广泛采用的压缩标准,而G.711、G.722、G.723、G.728和G.729等音频编码标准则提供了不同的音质和带宽效率选择。H.245控制信令协议则用于建立、管理和控制视频会议的媒体流。 视频会议系统原理涵盖了网络技术、信号编码、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协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广泛应用于商务、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