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资料精细处理提升深部探测精度

需积分: 14 0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1 收藏 1.57MB PDF 举报
瞬变电磁勘探资料精准处理技术是一项针对深部地质结构探测的关键技术,旨在提升探测的分辨率并准确提取深部异常体的弱信号。本文作者李建文,来自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入探讨了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过程。 首先,研究者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甄别评估,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是精确处理的基础。接着,采用数据圆滑去噪技术,去除数据中的随机噪声,以提高信号的清晰度。瞬变电磁边框效应是指由于测量设备边缘的影响导致的误差,通过地形校正能够有效地减小这种效应,使数据更准确地反映地下结构。 在资料处理的核心环节,进行了一维正演和建模。一维正演是利用物理学原理,根据已知条件预测电磁场的变化,从而推断出地下地质结构的特征。这一步骤为后续的深度解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时深转换,将地面的测量数据与地下深度关联起来,使得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信息得以整合,增强了解释的准确性。 进一步,结合钻孔资料和三维地震成果,电性标志层的识别和定位至关重要。电性标志层通常代表地层特性变化,它们可以帮助分析者识别深部异常的性质和位置。通过曲率法,研究人员能在视电阻率断面图上确定这些标志层周围的局部弱异常区域,这些弱异常往往指示着可能的矿产资源或地质问题。 最后,以堡子煤矿的实测瞬变电磁(TEM)资料为例,进行了二次处理。结果显示,通过精准处理技术,不仅异常体的特征得到了更为精细的刻画,而且解释结果的准确性显著提高。这对于矿井的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证明了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瞬变电磁勘探资料精准处理技术是一项系统而精密的工作,涵盖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多源数据融合以及异常识别等多个环节。通过这套技术,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挖掘深部地质信息,为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