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口音普通话识别:自适应神经网络通用框架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1
收藏 235KB PDF 举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自适应神经网络进行多口音普通话语音识别的通用框架,结合了多级自适应网络(MLAN)和基于口音分类的自动模型选择系统,有效解决了标准普通话与重音数据之间的域不匹配问题,提升了在有限重音数据条件下的识别性能。在对上海和重庆两种典型口音的测试中,相比于有口音标签知识的GMM-HMM系统,该框架的字符错误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了3.89%和1.71%。"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多口音普通话语音识别技术,尤其关注如何处理不同地域口音带来的挑战。传统的语音识别系统,如GMM-HMM(高斯混合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在处理非标准普通话时往往遇到困难,因为它们通常假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来自同一分布。然而,在多口音环境中,这种假设并不成立,导致识别效果下降。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结合自适应神经网络和口音分类的通用框架。自适应神经网络(Adaptive Neural Networks,ANN)具有学习和调整权重的能力,能根据输入数据的特性进行自我优化,这使得它们在处理变异性较大的语音数据时表现出色。MLAN(Multi-level Adaptive Network)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能力,通过多层次的学习和适应,可以更有效地捕捉不同口音的特征。
同时,该框架还引入了基于口音分类的自动模型选择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识别并选择最适用于当前口音的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口音数据之间的域不匹配问题。通过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模型,系统能够利用有限的重音数据,提高识别准确度。
实验部分,研究人员使用了两种常见的中国口音——上海和重庆,作为测试数据集。结果显示,提出的框架在多口音语音识别上优于传统GMM-HMM系统,特别是在重庆口音的识别中,字符错误率降低了3.89%,在上海口音中也减少了1.71%。这些改进表明,该框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潜力,能够有效提升多口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
这篇论文贡献了一个创新的、适用于多口音语音识别的通用框架,通过自适应神经网络和口音分类的集成,提高了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这种方法对于提升语音识别系统的普适性和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处理多语言、多口音的复杂环境时。
2021-09-25 上传
2021-03-01 上传
2009-09-23 上传
2021-09-25 上传
2022-09-19 上传
2021-09-26 上传
2010-04-06 上传
weixin_38709139
- 粉丝: 7
- 资源: 935
最新资源
- 正整数数组验证库:确保值符合正整数规则
- 系统移植工具集:镜像、工具链及其他必备软件包
- 掌握JavaScript加密技术:客户端加密核心要点
- AWS环境下Java应用的构建与优化指南
- Grav插件动态调整上传图像大小提高性能
- InversifyJS示例应用:演示OOP与依赖注入
- Laravel与Workerman构建PHP WebSocket即时通讯解决方案
- 前端开发利器:SPRjs快速粘合JavaScript文件脚本
- Windows平台RNNoise演示及编译方法说明
- GitHub Action实现站点自动化部署到网格环境
- Delphi实现磁盘容量检测与柱状图展示
- 亲测可用的简易微信抽奖小程序源码分享
- 如何利用JD抢单助手提升秒杀成功率
- 快速部署WordPress:使用Docker和generator-docker-wordpress
- 探索多功能计算器:日志记录与数据转换能力
- WearableSensing: 使用Java连接Zephyr Bioharness数据到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