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下车站点推断:Bi-LSTM-CRF方法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889KB PDF 举报
在"基于Bi-LSTM-CRF的公交下车站点推断方法"这篇论文中,作者杨鑫和左兴权针对公共交通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公交IC卡系统通常只记录乘客的上车(boarding)信息,而缺少下车(alighting)数据,这导致了客流分析和公交调度优化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利用乘客的上车数据以及公交站点的GPS信息,尝试推断乘客的下车站点。 该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将问题转化为序列标注问题,即通过分析乘客上车的时间和路线,结合公交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找出最可能的下车站点。为提升预测准确性,论文引入了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和条件随机场(CRF)模型。Bi-LSTM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它能够捕捉到时间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而CRF则用于建模标记序列的概率分布,从而在给定上下文条件下做出最佳预测。 作者通过转移推理(transfer inference)和往返规则(round-trip rule)这两种强规则来获取额外的信息,这些规则有助于提高推断过程中的精确度。转移推理是基于乘客在不同站点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往返规则则是基于乘客在单次旅程中上车和下车站点的对称性。这两种策略帮助减少了数据的不确定性,使得模型在面对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时也能提供相对准确的结果。 论文的关键技术包括序列标注、深度学习模型(Bi-LSTM)、条件随机场模型和规则驱动的强化学习。通过大量真实公交数据的实验验证,这种方法显著优于传统的行程链方法,不仅在准确性上有显著提升,而且适应性强,可以应用于各类乘客的出行情况。 该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公交数据挖掘、下车站点推测、序列化标记以及换乘策略,表明了其在公共交通数据分析领域的前沿地位。此外,论文的中图分类号 TP399 暗示了该研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 这篇论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公交系统的运营管理和乘客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有望推动公共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