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基于排列熵的‘已实现’波动预测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45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3年发表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第35卷第4期的一篇工程技术类论文,由王雨蒙和徐梅撰写。该研究主要关注金融波动的分析与预测,特别是基于排列熵的策略。"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探讨了如何利用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已实现”波动(realized volatility, RV)来度量金融市场中的波动性。"已实现"波动是一种衡量短期市场波动的有效方法,它通过整合日内价格变动来估计长期波动率。ANDERSEN和BOLLERSLEV的理论为这种度量提供了基础。 研究的核心在于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的应用,这是一种用于分析时间序列顺序模式的统计工具。排列熵被用来分析“已实现”波动序列的顺序模式以及序列之间的广义同步(generalized synchronization)。广义同步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的动态一致性。通过对“已实现”波动序列的排列熵分析,可以揭示其内在的模式和潜在的同步行为。 论文采用了全概率理论,即利用历史“已实现”波动的顺序模式来预测未来交易日波动处于不同水平的概率。这一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方式,可能更加侧重于揭示波动性的变化规律而非具体的数值预测。 实证研究部分选取了中国股市的两个重要指标——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的5分钟收盘价数据。研究发现,这两个指数的“已实现”波动序列之间基本不存在广义同步,这表明两者可能受不同因素驱动,或者市场间的相互影响不强。此外,作者识别出了这些序列的主要顺序模式,并基于这些模式对“已实现”波动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主要顺序模式的条件顺序模式在预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关键词包括“已实现”波动、排列熵、顺序模式和广义同步,强调了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这篇论文对于理解和预测金融市场波动,特别是基于高频数据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