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存储结构实验:线性表操作源代码
需积分: 9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1
收藏 708KB DOC 举报
"这篇资源主要涉及的是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通过实验的方式教授如何操作链表,包括头插法和尾插法建立链表,以及链表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修改、计数和输出。"
在数据结构中,线性表是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组织形式,它是由n(n>=0)个相同类型元素构成的有限序列。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相对于顺序存储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它使用链表来表示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链式存储结构的核心是节点,每个节点包含两部分:数据域用于存储元素,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地址。这种存储方式允许元素在内存中不连续存放,从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实验中提到的"头插法"是指在链表的头部插入元素,即新元素成为链表的第一个节点。而"尾插法"则是将新元素添加到链表的末尾,这通常需要一个指向尾部节点的指针来实现。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创建新的节点,并调整指针关系。
实验内容要求实现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1. 插入: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需要找到插入点的前一个节点,然后更新其指针指向新节点。
2. 删除:根据给定的元素删除节点,需要找到要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然后改变其指针指向被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3. 查找:搜索链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元素,如果找到返回该元素的节点,否则返回空指针。
4. 修改:定位到要修改的元素节点,然后更改其数据域。
5. 计数:遍历链表,计算其中的元素个数。
6. 输出:按照链表顺序打印所有元素。
实验步骤中,首先需要在编程环境中建立文件,定义单链表的数据结构,然后为各项操作编写子函数。例如,`hcreat()`函数用于头插法建立链表,`print()`函数负责输出链表,`Locate()`函数用于查找特定元素的节点。实验还需要编写实验报告,包括源代码和运行结果,以展示对链表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链式存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实际操作,这有助于深化对数据结构概念的理解,为后续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2学时的实践,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链表的建立、操作及输出,并对链式存储结构有深入的认识。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391 浏览量
547 浏览量
581 浏览量
503 浏览量
232 浏览量
647 浏览量
victory119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decorrstretch:Python中的解相关拉伸
- shell 查询json文件的某一行并 替换json 键值字符串右边的内容(使用jq工具)
- MeloSIP Click2Call-crx插件
- gamelist
- win0-unzip命令.rar
- 比赛:比赛问题
- SuckBot-开源
- gpu_checker:GPU检查器
- 参考资料-基于S51单片机与CPLD的综合实验系统研制.zip
- Swift变化的图像滑块
- dataMining
- 参考资料-基于rtos的单片机系统在温室环境控制中的应用研究.zip
- ArtB-Shaders:ReShade的.fx着色器集合
- dignipy:Python中的各种数据结构实现
- LBRY SDK,用于构建去中心化,抗审查性,货币化的数字内容应用程序。-Python开发
- 平滑处理.zip_matlab例程_matlab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