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传输系统中的基线漂移影响及理论模拟

6 下载量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346KB PDF 举报
基线漂移对以太网传输系统的影响分析 【标题】中的“基线漂移”是指在以太网这种基带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链路中高通特性器件的存在,可能导致传输信号的直流成分被滤除,造成信号波形在时间轴上的不稳定性,即基线位置的随机变化。这对于信号的准确接收和解码构成了挑战,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如百兆以太网中,因为高速率下信号的动态范围会被基线漂移放大。 【描述】中提到,为了深入研究基线漂移对以太网接收机系统的影响,首先需要理解基线漂移的形成原因。基带脉冲调制信号(PAM)中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MLT-3编码、成型脉冲以及一阶高通滤波器的运用,都会导致信号受到基线漂移的影响。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在高频部分接近于1,而在低频段衰减,这就使得低频信号,尤其是直流分量,被过滤掉,形成了基线漂移。 公式(1)至(11)详细阐述了这个过程,其中MLT-3编码的输入数据(an)经过成型脉冲p(t)和一阶高通滤波器后,输出信号被分解为期望接收信号ak和基线漂移部分bk。基线漂移的最大值在百兆以太网中,由于编码限制,最大可能达到1,这意味着信号动态范围会翻倍。 通过式(14),作者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通过循环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基线漂移,这依赖于高通滤波器的带宽参数τ和信号的符号间隔T。这种仿真模拟了实际通信环境下基线漂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总结来说,本文主要探讨了基线漂移对以太网传输系统性能的具体影响,从理论推导到实际仿真,强调了在设计和优化以太网接收机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以确保信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基线漂移的控制和补偿技术是提高以太网通信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高速和长距离传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