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中梯测量法探测覆盖型岩溶发育研究
需积分: 0 1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482KB PDF 举报
"该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运用激电中梯测量技术来探测覆盖型岩溶的发育程度,以及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作者通过研究不同地层岩性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特性,确定了岩溶裂隙发育的地球物理特征,并基于激电中梯测量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个异常区。通过对地质构造条件的分析,推测出I区和III区可能存在局部高阻区,即岩溶裂隙发育区。进一步通过电阻率垂向测深剖面的推断反演及钻孔验证,成功发现了深度达1.6米的溶洞,证明了激电中梯测量方法在探测覆盖型岩溶发育程度方面的有效性。"
文章详细阐述了在地质灾害调查中采用的激电中梯测量技术,这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主要用于识别地下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从而推断地质结构和地质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分析了不同地层岩性的电性参数,即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这两种参数是评价岩溶发育程度的重要依据。视电阻率反映了岩石或土壤的导电性能,而视极化率则揭示了其在电流作用下的极化能力,这两个参数的变化通常与岩溶裂隙的分布和连通性有关。
接下来,研究人员根据激电中梯测量的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异常区,这四个区可能代表了不同的地质特征或岩溶活动情况。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综合考虑,他们确定I区和III区的部分高电阻区域可能对应于岩溶裂隙较发育的地带。这种高电阻现象可能是因为岩溶裂隙的存在导致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使得这些区域的电阻率相对较高。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电阻率垂向测深剖面的探测,这是一种更深入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可以获取地下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分布。通过推断反演,即从测量数据反推地下结构的过程,研究人员构建了地下模型。最终,通过钻孔验证,他们确实发现了1.6米深的溶洞,这证实了激电中梯测量技术在识别覆盖型岩溶的效力。
总结来说,该研究展示了激电中梯测量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覆盖型岩溶地质灾害,尤其是预测塌陷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的复杂结构,而且能够有效地评估岩溶的发育程度,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也为其他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9-02 上传
2021-09-03 上传
2021-09-02 上传
2021-09-02 上传
2021-09-15 上传
2021-09-02 上传
weixin_38709379
- 粉丝: 3
- 资源: 954
最新资源
- 单片机考试复习课,老师考前资料
- SQL语言实用操作全集
- latex符号表 The Comprehensive LATEX Symbol List
- Bjarne.Stroustrup.The.C++.Programming.Language.Third.Edition
- JAVA面试题解惑系列1-11
- How to Solve It: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Polya.G.).pdf
- masm的ml.exe错误信息中文对照
- ubb正则表达式学习资料
- board.c详细分析
- new—U-boot解析
- 五轴头回转中心的几何误差检测与补偿.PDF
- Keil uVision2软件中文入门教程
- 保护电脑完全攻略保护电脑完全攻略
- BootLoader 与Linux 内核的参数传递
- C++写好代码的十个秘诀
- ArcIMS+轻松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