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数据采集与ERP分析步骤详解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1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3 收藏 281KB DOC 举报
"该文档详细介绍了脑电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流程,包括使用特定软件进行数据记录、电极阻抗检查、数据保存以及后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分析,涉及电极帽的选择、软件操作、数据路径设置、原始数据处理、眼电纠正、伪迹去除、滤波、分段、基线校正和叠加平均等关键步骤。" 脑电数据采集与分析是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主要用来研究大脑活动模式和功能。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配置和使用脑电图(EEG)设备。以下是基于提供的文档内容的详细步骤和知识点: 1. **启动记录软件**:通过双击指定图标启动记录软件,进入界面。 2. **选择合适的电极帽配置**: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对应的电极帽配置,如32导或64导,并打开相应的工作空间文件。 3. **电极阻抗检查**:给被试佩戴电极帽后,检查每个电极的阻抗值,确保其在5K欧姆以下,这是确保信号质量和减少噪声的重要步骤。 4. **开始监测脑电图**:当所有电极阻抗都满足条件后,点击相应图标开始实时监控脑电图波形。 5. **保存数据**:在实验过程中,点击保存图标,将数据记录下来。 6. **结束数据记录**:实验完成后,停止数据保存,并关闭波形显示窗口,完成数据采集。 脑电事件相关电位(ERP)分析通常在采集数据后进行,用于揭示大脑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分析步骤包括: 1. **启动分析软件**:打开分析软件界面,设置不同的数据路径,便于管理和访问原始数据、历史文件及输出结果。 2. **查看原始数据**:双击“RawData”以查看和预处理原始记录的脑电信号。 3. **处理步骤**: - A. **变更参考电极**:根据分析需求,可能需要从默认的参考电极(如FCz)切换到A1A2或其他位置。 - B. **眼电纠正**:使用特定算法消除眨眼和眼动产生的干扰。 - C. **伪迹去除**:识别并剔除由于设备问题或被试不规则动作引起的异常信号。 - D. **滤波**:应用适当的滤波器以保留感兴趣的信号频段,通常涉及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 - E. **分段**:依据实验设计的标志点,将信号分为不同的时间段。 - F. **基线校正**:对每个分段设定一个基线时间点,用于消除背景噪声。 - G. **叠加平均**:对同一类别的分段进行平均,以增强ERP波形的可观察性。 通过这些步骤,研究人员可以深入理解大脑对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这对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调整和验证,以确保获得最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