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优势种与季节变化

下载需积分: 9 | PDF格式 | 516KB | 更新于2024-08-12 | 58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淀山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2011年)。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有80种浮游动物,包括46种轮虫(58%),21种枝角类(26%),13种桡足类(16%)。优势种主要包括螺形龟甲轮虫、矩形龟甲轮虫、曲腿龟甲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长额象鼻潘、简弧象鼻潘、微型裸腹溢、广布中剑水蚤、球状许水蚤和汤匙华哲水蚤。浮游动物的月平均密度为(356±334)ind./L,生物量为(12.67±12.53)mg/L。最高密度和生物量在2009年5月和7月,最低值则在2008年12月。水平分布上,S11(水产养殖场)生物量最高,S9(威尼斯别墅段)密度最低,而S7站位的生物量最低。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在0.841至2.187之间,平均为1.427。" 淀山湖的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是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该研究揭示了淀山湖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和季节变化,对于理解湖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轮虫是该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近六成的比例,这表明轮虫在此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枝角类和桡足类作为其他重要的浮游动物类群,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湖泊浮游生物的基础。 优势种的选择性分布和丰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盐浓度、光照条件、水温、pH值和溶解氧等。例如,螺形龟甲轮虫和矩形龟甲轮虫通常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较为常见,可能反映了淀山湖部分区域的营养状态。而萼花臂尾轮虫和裂足臂尾轮虫则是湖泊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它们的存在和数量变化能反映水质的波动。 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在2009年5月达到的最高密度可能与春季的生物繁殖高峰期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关,而2008年12月的低密度和生物量可能与冬季低温和光照减少导致的生物活动减缓有关。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则可能与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水动力条件和底质类型等因素有关。 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的计算提供了对群落丰富度和均匀性的评估。较低的H值可能表示物种数量较少或分布不均匀,而较高的H值则表明物种丰富且分布均匀。淀山湖的H值范围(0.841至2.187)表明尽管存在一定的物种多样性,但可能仍存在一些环境压力导致部分物种数量下降或分布不均。 这项研究为淀山湖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对于监测湖泊健康状况、预防水体污染以及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来维持或恢复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相关推荐

weixin_38727694
  • 粉丝: 4
  • 资源: 946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