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详解:交换、插入、选择、堆、归并与统计排序
需积分: 6 1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78KB DOC 举报
"本文主要汇总了七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交换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以及两种基于比较统计的排序算法。这些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
1. **交换排序**:
- 冒泡排序:是最基础的交换排序,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逐步将较大的元素“冒”到序列末尾。其时间复杂度通常是O(n^2)。
- 快速排序:由C.A.R. Hoare提出,采用分治策略,通过选取基准点并将其与其他元素比较,将序列分割成两部分,然后递归地对这两部分进行排序。快速排序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但在最坏情况下(已排序或逆序)退化为O(n^2)。
2. **插入排序**:
- 插入排序的工作方式类似于我们平时手动排序扑克牌,将每个元素插入到已排序的部分,保持已排序部分的有序性。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已排序)下有O(n)的时间复杂度,而在最坏情况(逆序)下则为O(n^2)。
3. **选择排序**:
- 选择排序每次从未排序的部分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它始终进行n-1次比较,但交换次数可能较少,时间复杂度为O(n^2),不保证稳定性。
4. **堆排序**:
- 堆排序利用了二叉堆的性质,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或小顶堆,然后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并移除,重复此过程直到整个序列有序。堆排序平均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 log n),且不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5. **归并排序**:
- 归并排序采用分治策略,将序列分成两半,分别排序后再合并。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 log n),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和外排序,但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子序列。
6. **比较统计排序**:
- 比较统计排序通过计算每个元素在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减少比较次数,适用于已知部分信息的排序场景。例如,如果知道序列中元素的分布情况,可以提高排序效率。
7. **分布统计排序**:
- 这是基于比较统计排序的优化,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O(n),但对输入数据的分布有特殊要求,并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以上排序算法各有优缺点,适用场景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数据特性、内存限制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至关重要。了解这些排序算法有助于提升编程能力,解决复杂问题。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10-25 上传
2022-10-28 上传
2015-06-25 上传
2013-01-05 上传
2020-09-16 上传
2008-04-02 上传
forlml
- 粉丝: 2
- 资源: 4
最新资源
- 火炬连体网络在MNIST的2D嵌入实现示例
- Angular插件增强Application Insights JavaScript SDK功能
- 实时三维重建:InfiniTAM的ros驱动应用
- Spring与Mybatis整合的配置与实践
- Vozy前端技术测试深入体验与模板参考
- React应用实现语音转文字功能介绍
- PHPMailer-6.6.4: PHP邮件收发类库的详细介绍
- Felineboard:为猫主人设计的交互式仪表板
- PGRFileManager:功能强大的开源Ajax文件管理器
- Pytest-Html定制测试报告与源代码封装教程
- Angular开发与部署指南:从创建到测试
- BASIC-BINARY-IPC系统:进程间通信的非阻塞接口
- LTK3D: Common Lisp中的基础3D图形实现
- Timer-Counter-Lister:官方源代码及更新发布
- Galaxia REST API:面向地球问题的解决方案
- Node.js模块:随机动物实例教程与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