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与责任模式:理解和应用

0 下载量 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367KB PDF 举报
分析模式-责任模式是一种在软件设计和系统架构中用来理解和表达责任关系的概念模型,由Erich Gamma的同事James Coplien发展而来,尤指在对象模型中定义对象间的职责和关系。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组织结构中的上下级关系抽象为责任关系,用于描述参与者(Party)之间的交互。 1. **责任关系基础**: - 组织结构中的上级与下级关系被视为责任关系的典型示例,如管理者对下属、部门负责人对部门成员。 - 这种关系不仅限于组织,还扩展到人与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2. **抽象概念**: - Party(参与者):任何一方在责任关系中的实体。 - Accountability(责任关系):参与者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体现权力和义务。 - Commissioner(委托方):拥有权力或所有权的主体,如所有者或管理者。 - Responsible(责任方):执行或接受职责的实体,如下级组织或被管理者。 3. **非标准表示**: - Martin在书中使用Odell表示法(ERStudio的一种方法)来表示责任模式,这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难,因为它采用了非传统的类UML图形。 4. **设计灵活性**: - 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大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更为灵活,倾向于直接使用数据模型,避免复杂的对象模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数据模型可能包括简单的AdjacencyListModel来表示组织结构,通过ParentId关联关系或者专门的类如Organization1来表示层级。 5. **贫血模型示例**: - 在贫血模型中,通过整型字段(如intParentId)表示上下级关系,或使用双向列表(IList<Organization1>Children)来存储子组织。这在小型组织中通常足够,但面对大型企业或复杂矩阵结构时,需要考虑更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和关系。 责任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强调了清晰的责任分配和接口导向,帮助开发者构建易于理解和维护的系统结构。然而,它需要在具体业务场景中适度抽象,避免过度泛化导致设计复杂性增加。理解责任模式的关键在于理解如何在对象模型和数据模型之间平衡,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