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通气模式:一种基于生理学的辅助通气技术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6 收藏 2.72MB PDF 举报
"该文档详细介绍了比例通气模式在辅助通气技术中的应用,特别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其优势和挑战。比例通气模式旨在更精确地响应患者的呼吸需求,减少人-机不同步和过度辅助的问题。文档提到了两种具体的比例通气模式——神经调节通气辅助(NAVA)和具有负荷可调增益因子的比例辅助通气(PAV+)。NAVA依赖于测量膈肌电活动(EAdi),而PAV+则基于吸气肌吸气压力(Pmus)。这两种模式都允许患者自决辅助量,但设置和理解这些模式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个挑战。文档指出,实时监测呼吸驱动和患者努力对于评估通气辅助的效果至关重要,但确定适当的吸气辅助水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潮气量、PaCO2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尽管存在这些复杂性,比例通气模式在特定情况下,如困难脱机的患者,已被证明优于传统的部分支持通气模式(如PSV)。" 在深入理解比例通气模式时,我们可以看到它如何改变传统的机械通气策略。在传统的部分支持通气模式中,如PSV,呼吸机提供的压力是固定的,可能无法适应患者的即时通气需求变化。相反,比例通气模式在吸气过程中动态调整辅助通气,以匹配患者的呼吸努力,降低了对肺部的过度膨胀风险,同时鼓励正常呼吸肌功能的维持。 NAVA模式利用EAdi,这是一种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驱动的生物电信号,通过鼻胃管内的电极测量。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响应患者的呼吸需求,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另一方面,PAV+通过估计Pmus,即吸气肌肉的即时压力,来提供与患者努力同步的辅助。这种方式依赖于呼吸系统的运动方程,可能更易实现,但可能不如NAVA那样精确。 然而,比例通气模式的广泛应用受到设置难度和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高要求限制。调整吸气辅助水平并非基于常规参数,如潮气量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这使得找到适合每个患者的最佳设置成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此外,合适的呼吸努力水平因患者个体差异(如肺损伤程度和膈肌功能)而异。 尽管如此,比例通气模式在某些临床场景下,如在难于撤离呼吸机的患者中,已经显示出了优势。PSV虽然设置简单,但其生理影响复杂,可能导致人-机不同步和过度辅助的问题。因此,比例通气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继续发展,以期在呼吸机辅助通气领域提供更为精细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