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WxV3O8的掺杂效应与电化学性能

需积分: 8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310KB PDF 举报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WxV3O8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2010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详细探讨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WxV3O8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人员采用流变相法,以LiOH·H2O、V2O5、W03和柠檬酸为原料,成功合成了锂钒氧化合物LiWxV3O8系列材料,其中x的值分别为0, 0.01, 0.03, 和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这些材料被证实都具有单斜结构,但掺杂后的LiWxV3O8晶胞参数a和c值相比于纯相LiV3O8有所增加,这种变化有利于锂离子在晶体内的迁移,从而可能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掺杂后的LiWxV3O8样品相对于纯相LiV3O8,其循环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地,LiW0.01V3O8表现出了最佳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38mAh/g,经过4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185mAh/g的容量,显示出优秀的循环稳定性。此外,交流阻抗谱(AC Impedance)分析进一步证明,LiW0.01V3O8具有较小的电荷传输阻抗,这意味着其内部电阻小,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较低,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论文还指出,LiV3O8作为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稳定晶体结构、高比容量、成本效益、丰富来源及空气稳定性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F、Y、Mn、Ni等元素部分替代Li+,以及用其他金属离子替代Li+来改善材料性能。然而,不同的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和水热法各有优缺点,如高温固相法制备过程简单但粒径大、电化学性能不佳,而溶胶凝胶法则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工艺复杂。 该研究不仅提出了一种改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新方法,而且对于理解和优化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通过掺杂钨元素,研究人员成功提高了LiV3O8的电化学性能,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和转换效率的提升具有实际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