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AA 2018春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南

需积分: 18 2 下载量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15 1 收藏 6KB ZIP 举报
本实验资源包名为“DBExperiment_Repo”,专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UAA)2018年春季学期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该资源包包含了一系列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以下为两个具体实验的详细知识点。 实验一: SQL定义功能、数据插入 该实验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熟悉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中的表定义和数据插入操作。具体而言,实验中提到了以下知识点: 1. 数据定义语言(DDL):这是SQL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结构,特别是数据库模式、表、索引、视图等的创建和修改。在实验中,通过CREATE TABLE语句创建了三个基本表:学生表S、选课表SC和课程表C。 2. 表的创建:学生表S、选课表SC和课程表C的创建涉及到了表结构的定义,包括表中字段的类型和约束。例如,学生表S包括学号(Sno)、姓名(Sname)、性别(Ssex)、年龄(Sage)和系(Sdept)。 3. 数据类型:在创建表时,需要为每个字段指定合适的数据类型。比如学号可能使用整型,姓名使用字符串类型,年龄使用整型或浮点型,性别使用字符型等。 4. 约束:在创建表时,可以为表中的列设置约束条件,包括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和非空约束等。例如,学号(Sno)通常是学生表的主键。 5. 修改表结构:实验中还介绍了如何使用ALTER TABLE语句对已经存在的表结构进行修改,如添加或删除列,更改列的数据类型等。 6. 索引的创建与删除:使用CREATE INDEX语句来提高数据库查询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使用DROP INDEX语句删除不再需要的索引。 7. 数据插入:实验中涉及如何使用INSERT语句向表中添加数据。这是数据库操作中常用的一个功能,用于数据的录入。 实验二: 数据查询 在实验二中,学生需要利用SQL的查询功能来执行各种数据检索操作: 1. 基本查询:通过SELECT语句配合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完成对学生表S和选课表SC的联合查询,以找到选修特定课程的学生信息。 2. 条件查询:使用WHERE子句对查询结果进行条件限制,例如查询选修课程名为“数据结构”的学生信息。 3. 集合查询:涉及多表联合查询,以及使用UNION等操作符来组合多个查询结果。 4. 子查询:在WHERE子句中嵌套另一个SELECT查询,用于复杂的数据检索。 5. 聚合函数和分组查询:使用GROUP BY和HAVING子句,结合COUNT、SUM、AVG、MAX和MIN等聚合函数,实现对数据的分组统计。 6. 连接查询:通过JOIN操作,实现基于两个或多个表之间的字段相匹配的查询。 以上是该实验资源包中的两个核心实验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SQL进行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和数据检索。此外,该资源包还可能包含了对数据库进行高级操作的实验,比如触发器、存储过程、视图等,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