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漏风规律与防控策略探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3.01MB PDF 举报
该篇论文深入探讨了贵州地区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的漏风问题,这一地区独特的地质条件使得煤层间距较小,容易形成相邻采空区之间的漏风通道。研究团队采用了SF6示踪法和重点区域指标气体数据分析,对发耳煤矿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剖析。 在发耳煤矿,31004开切眼联络巷以及31004工作面回风巷的密闭效果不佳,是导致漏风严重的关键区域。通过对31004采空区的详细分析,发现主要的漏风通道是由31004开切眼联络巷密闭不严以及10#煤层开采过程中对上部7#煤层采空区造成的二次扰动形成的纵向通道。漏风量达到了每分钟83立方米,同时采空区的风速约为0.17米/秒,这不仅影响了通风效率,还可能引发煤层自燃的风险。 针对煤自燃隐患,研究团队采取了注水降温措施,显著降低了CO体积分数,将其控制在(5~9)×10-6范围内,有效降低了火灾风险。这一研究成果为即将开采的50105和50107工作面的煤自燃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策略,包括如何优化密闭设计、预防漏风的发生,以及如何通过实时监测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来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行。 此外,这篇论文还提到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即SF6示踪法作为一种精准检测漏风路径和流量的技术手段,在煤层群开采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煤层群”、“煤自燃”、“漏风规律”、“防控措施”和“示踪法”揭示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以及它在煤炭工业中的实际意义。 该论文对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的漏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煤矿的通风管理和安全防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