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冶公路沿线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RS-GIS研究:天然植被保护关键

0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1 收藏 412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基于RS和GIS的合冶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研究》由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发,由余林、张建明、马宗义、黎浩许和林兴周等作者共同完成。他们关注的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正在规划中的合作至冶力关二级公路沿线的环境问题,公路全长116.614公里。该研究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谷歌高清影像的辅助判读,对公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壤侵蚀程度进行高精度评估。 论文指出,合冶公路沿线土地利用以天然草地和林地为主,占据了70.56%的比例,显示出生态多样性。耕地主要集中在合作、冶力关和贡喀村等人口密集地区。土壤侵蚀方面,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微度侵蚀,占72.97%,处于可接受的土壤流失范围内,轻度侵蚀占较大比例,而中度和重度侵蚀相对较少,仅在冶力关附近植被破坏的陡峭山地上出现,占比仅为0.99%。 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天然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如草地和林地,侵蚀强度较低,主要遭受微度侵蚀,占比超过85%。相比之下,耕地以中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占比达82%。裸地则表现出各种侵蚀强度的混合,各强度比例差异不大,这表明裸地土壤侵蚀强度受坡度影响显著,而非单一的土地利用类型。 通过这项研究,作者们提出了解决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关键,即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项工作对于公路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展示了遥感技术和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TM影像(可能指的是遥感图像数据)、GIS分析、土地利用模式、土壤侵蚀控制,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研究者能够对复杂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