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IED模型设计与差动保护研究

需积分: 9 17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14 收藏 232K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篇关于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模型设计的研究论文。文章以变压器差动保护为应用实例,深入探讨了IED在IEC61850框架下的体系结构、逻辑模型以及信息流,并设计了相关数据对象模型。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基于发布/订阅方式的采样测量数据传输原理,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在电力自动化领域,IEC61850标准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不统一问题,提高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和系统的标准化。IEC61850定义了一套全面的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高效协作。 智能电子设备(IED)是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成了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功能。在IEC61850中,IED被定义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能够接收并响应外部指令的装置。IED的体系结构包括逻辑设备(LD)、逻辑节点(LN)、数据对象(DO)和数据属性(DA)等层次,这些层次构建了设备的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 对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案例,IED需要能够准确地监测和分析变压器的电气参数,以实现快速、可靠的保护功能。在这个过程中,IED的逻辑模型涉及到差动保护相关的逻辑节点,如电流测量(CurMeas)和差流计算(DiffCal)。数据对象模型则包含了具体的测量值、设置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流采样值(SMV,Sampled Measured Values)和控制命令(ControlBlock)。 IEC61850协议的一个关键特性是采样测量数据的发布/订阅机制。在这个机制下,IED作为数据发布者,可以实时推送测量数据给订阅者,如其他IED或控制中心。这种机制减少了延迟,提高了数据交换的效率。 为了证明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作者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模拟实际运行环境验证了IED模型在IEC61850环境下的功能正确性和性能表现。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IEC61850的IED设计能够有效地支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交换和保护功能。 总结来说,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IEC61850标准下智能电子设备的模型设计,以及如何利用这个标准实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高效实施。通过仿真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对于推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