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CAN参数动态选择:基于k-均值的优化方法

需积分: 33 6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1 收藏 8.92MB PDF 举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的DBSCAN算法参数动态选择方法,旨在解决DBSCAN聚类算法中的Eps和MinPts参数选择问题。通过k-均值预处理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然后计算各聚类中样本间距离分布,选择合适的Eps值,并据此获取MinPts值。在DBSCAN算法中引入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核心点所属的k-均值聚类调整Eps,提高算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这种方法在未知协议条件下的比特流聚类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无需用户指定参数,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聚类是一种重要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相似的数据归类到相同的簇中。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自动排除噪声。然而,DBSCAN的两个关键参数——Eps(邻域半径)和MinPts(邻域内点的最小数量)的选择对于聚类效果至关重要,也是其使用中的主要挑战。 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算法进行预处理。k-均值是一种常见的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通过迭代优化将数据分配到k个簇中,每个簇的中心由簇内所有点的平均值计算得出。在k-均值预聚类后,计算每个簇内的样本间距离,选择具有最大样本对数的距离值作为该簇的Eps。Eps的选取考虑了簇内部的紧密程度,确保了簇内点的密度相对较高。接着,通过一定的规则计算出MinPts,通常设定为Eps邻域内点的数量。 接下来,作者对DBSCAN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根据当前核心点所属的k-均值聚类对应的Eps值进行动态调整。这种自适应策略增强了DBSCAN在处理不同密度区域时的灵活性,避免了因为固定参数导致的聚类不准确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未知协议条件下的比特流聚类分析中,该方法表现出了优势。无需用户手动指定Eps和MinPts,算法仍能自动识别数据的内在结构,有效地进行聚类,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这种方法对于那些难以预知合适参数或者数据分布复杂多变的场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参数选择策略,结合了k-均值和DBSCAN的优点,解决了DBSCAN算法的参数选择难题,增强了聚类算法的自动化水平和性能。这一方法对于其他需要依赖于密度和噪声识别的场景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