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分区内存管理与回收算法实现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1 收藏 19KB DOCX 举报
"内存管理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目标是理解并实现内存管理的基本策略。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使用可变分区的方式来管理内存,包括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实验要求设计和实现两个核心算法:主存分配算法和主存回收算法。 在数据结构方面,实验涉及了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的设计。已分区表用于记录已被分配出去的内存区域的信息,包括起始地址、大小和使用状态。空闲分区表则用于跟踪系统中当前可用的内存块,同样包含分区的大小和起始地址。这两个表格是内存管理的基础,通过它们可以有效地追踪内存的使用情况。 在内存分配算法上,实验提供了四种选择:首次适应(First Fit)、下次适应(Next Fit)、最佳适应(Best Fit)和最差适应(Worst Fit)。这四种算法各有优缺点,首次适应从列表的第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到找到足够大的分区;下次适应则从上次分配后的位置开始查找;最佳适应选择最小的但能容纳请求的空闲分区;最差适应则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这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小碎片。在Java代码中,可以看到`fristFit()`、`nextFit()`等方法的实现。 内存回收时,如果回收的分区与其相邻的分区都是空闲的,那么应当将这些空闲分区合并成一个大的空闲分区,并更新空闲分区表。这个过程有助于减少内存碎片,提高内存利用率。 在给出的Java代码中,定义了一个`Memory`类,包含了内存分区的管理。`Memory`类内部有一个`Zone`类,表示内存分区,包括分区大小、起始地址和空闲状态。`Memory`类维护了一个`LinkedList<Zone>`来保存所有分区,以及一个`pointer`变量来记录上次分配的空闲区位置。通过`allocation()`方法,用户可以选择分配算法,并输入所需分配的内存大小。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内存管理的理解,锻炼他们的编程能力,并让他们能够亲手实现和比较不同的内存分配策略,从而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