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编程:深度解析vector用法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41 18 下载量 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收藏 4KB TXT 举报
"VC中vector用法" 在C++编程中,`std::vector`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容器,它提供了一种动态数组的功能。在Visual C++(VC)环境下,我们通常会使用`std::vector` 来处理动态大小的数据序列。`std::vector` 提供了多种操作来方便地管理其内部元素,包括添加、删除、访问和遍历元素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std::vector` 使用方法: 1. **创建vector**:你可以通过指定元素类型来创建一个空的vector,如 `vector<int> test;` 创建了一个存储整数的vector。 2. **插入元素**:使用 `push_back()` 函数可以将元素添加到vector的末尾,例如 `test.push_back(1);` 和 `test.push_back(2);` 分别向`test`中添加了1和2。 3. **访问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vector中的元素,例如 `test[0]` 和 `test[1]` 分别是1和2。但要注意,访问越界的索引会导致未定义的行为,使用 `at()` 方法可以进行边界检查,如 `test.at(0)`。 4. **迭代器**:`vector` 提供了迭代器接口,可以用于遍历其元素。例如,`vector<int>::iterator iter = test.begin();` 定义了一个指向`test`起始位置的迭代器,`while(iter != test.end())` 循环遍历所有元素,`(*iter++)` 用于访问并移动迭代器。 5. **其他常用函数**: - `capacity()`:返回vector当前已分配的空间,即可以容纳的元素数量。 - `clear()`:删除所有元素,使vector为空。 - `empty()`:检查vector是否为空。 - `end()`:返回指向vector末尾的迭代器,通常用于循环结束条件。 - `front()` 和 `back()`:分别返回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 - `erase()`:删除一个或多个元素,根据提供的位置或范围。 - `insert()`: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 - `max_size()`:返回vector能容纳的最大元素数量。 - `pop_back()`: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 `push_back()`: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 `rbegin()` 和 `rend()`:返回反向迭代器,分别对应于`begin()`和`end()`。 - `resize()`:改变vector的大小,可以指定新的大小和默认插入值。 - `reserve()`:预留空间,确保vector有足够的容量以避免不必要的内存重新分配。 - `size()`:返回vector中元素的数量。 - `swap()`:交换两个vector的内容。 6. **构造函数**:还可以通过构造函数初始化vector,如 `vector<int> c1(c2)` 复制构造,`vector<int> c(n)` 初始化含有n个默认元素的vector,或者 `vector<int> c(n, elem)` 初始化含有n个elem的vector。 在VC环境中,使用`std::vector`时,记得包含头文件 `<vector>`,并且通常推荐使用 `using namespace std;` 以便简化代码。不过,如果在大型项目中,为了避免命名冲突,也可以选择不使用 `using namespace std;`,而是使用完全限定的名字,如 `std::vector<int>`。正确理解和运用`std::vector` 的各种功能,将极大地提高代码的效率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