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超大跨径桥梁创新技术与智能建造探索

需积分: 5 1 下载量 1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3.3MB PDF 举报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是广东省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长约24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长达17.034公里。工程包括伶仃洋大桥和中山大桥两座主通航孔桥,以及多个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是一座主跨1666米的全飘浮体系双塔悬索桥,而中山大桥则是一座主跨580米的半飘浮体系双塔斜拉桥。在面对复杂的建设环境时,该工程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来应对挑战。 首先,针对桥址区的海洋环境,设计了一种新的动力结构,即‘整体钢箱梁+水平导流板+上、下稳定板+高透风率栏杆’的组合,以增强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同时,提出了一种静态限位与动态阻尼相结合的新型约束体系,以及各向异性减隔震技术,有效提升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在基础建设方面,采用了锁扣钢管桩围堰筑岛及地下连续墙结构,解决了全离岸海中建设超大跨径悬索桥的技术难题。 其次,为了保证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工程团队开发了基于水化、温度、湿度和应力多场耦合评估的混凝土控裂方法,并研发了新型U肋板单元的双面埋弧焊全熔透焊接接头,提高了结构的连接强度。此外,主缆钢丝采用了锌铝多元合金镀层技术,增强了防腐蚀能力,从而解决了跨海集群工程的耐久性问题。 再者,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在智能建造方面也实现了突破。建立了钢箱梁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钢筋网柔性制造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研发的超高混凝土桥塔施工专用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大大简化了高塔建设过程。同时,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建立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工程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以其创新的技术方案,成功解决了跨海桥梁建设中的诸多难题,如大跨径悬索桥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智能建造的实施,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跨海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跨海桥梁;悬索桥;斜拉桥;动力结构;约束体系;耐久性保障技术;智能建造技术;桥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