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类型与特征分析:从水源到通道

0 下载量 1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53MB PDF 举报
"矿井水害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分析" 这篇学术文章主要探讨了矿井水害的分类及其特征,作者基于多种分类依据对矿井水害进行了详细的划分。首先,文章提到了分类的六个基本依据,分别是充水水源、矿层与含水层的位置关系、导水通道、危害形式、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以及时效特征。根据这些依据,矿井水害被系统地分为以下几类: 1. 充水水源类型:分为天然充水水源型和人为充水水源型。前者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等自然水源,后者则涉及开采活动导致的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如巷道疏干、采空区积水等。 2. 充水路径类型:包括顶板充水型、底板充水型和周边充水型。顶板充水主要由上覆岩层的裂隙或断裂带导水;底板充水可能源于下伏含水层通过底板渗透或底臌;周边充水则指来自侧向相邻含水层的水害。 3. 导水通道类型:分为天然通道型和人为通道型。天然通道包括地层本身的裂隙、断层等,而人为通道则主要是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巷道、采空区等。 4. 水害性质类型:依据温度和化学特性,有常温矿井水害、中高温矿井水害和腐蚀性矿井水害。中高温矿井水害可能导致热害问题,腐蚀性矿井水含有侵蚀性物质,可对井下设备造成损害。 5. 危害程度类型:按照灾害规模,分为一般型、较大型、重大型和特别重大型矿井水害,对应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6. 时效特征类型:即时型矿井水害发生迅速,滞后型则在一定时间后才显现,跳跃型表示水害呈现不连续的爆发,而渐变型则是逐渐发展。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主要类型矿井水害的成灾机制和典型特征,为矿井水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天然充水水源型的水害往往与地质构造和地表水系紧密相关,而人为充水水源型则更依赖于开采活动的影响。不同的充水路径和导水通道决定了水害的来源和速度,而危害性质和程度则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策略。了解这些分类和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排水措施、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矿井水害;类型划分;主要特征;充水水源;导水通道 此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体现了我国在矿井安全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对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