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应用高效VLSI:低存储DWT架构解决高分辨率图像编码

0 下载量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626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航天器载荷相机图像分辨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空间数据系统中海量图像数据在轨高速编码处理的需求。为满足高效率的图像编码性能,标准倾向于采用小波变换技术,但这种技术在多级变换过程中存在耗时和大存储需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高效低存储的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结构设计。 作者们针对传统小波提升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复用二级和三级变换模块以及缓存结构,实现了数据处理速度的保持,同时显著减少了逻辑资源的开销。他们巧妙地利用片上存储资源,仅存储部分小波系数,并按照特定顺序连续提供给后续的熵编码器,从而避免了对片外存储的依赖。这种创新设计使得VLSI结构能够在Xilinx XC4VSX55型号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实现硬件实现,表现出高达95.91百万像素每秒(Megapixels per second,MPPS)的数据处理性能。 该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图像处理、离散小波变换、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篇研究论文的发表日期是2014年11月11日,网络出版时间则是在2015年5月21日。它还获得了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文章的作者董明岩、雷杰和他们的团队通过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小波变换在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问题,也为高速图像编码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