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构建静态结构与动态行为模型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93MB PPT 举报
"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构建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这一过程包括识别对象、候选类、标示属性和行为,以及确定类之间的关系,以满足用户界面需求和需求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重要阶段,它与面向对象设计(OOD)有所不同,但两者密切相关。面向对象分析任务涉及建立动态行为模型,理解用户交互需求,并通过类比方法找出对象间的相似性,形成类、子类和父类的层次结构。" 面向对象分析(OOA)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建模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域,以便于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OOA的首要任务是将复杂的问题领域分解为一系列独立的、易于管理的对象。通过对对象的分类,可以识别出具有共同特性和行为的对象,形成类的结构。类的定义包括一组数据(属性)来描述对象的状态,以及一组操作(行为)来描述对象的功能。 在面向对象分析中,静态结构模型主要关注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如继承、关联、聚合和组合等,这些关系定义了对象间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而动态行为模型则关注系统中对象如何随着时间变化和相互作用,通常通过状态机、序列图、协作图等建模工具来表达。 用户界面需求是OOA的一部分,因为良好的用户界面是系统成功的关键。在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方式,确保设计的系统符合用户的期望和习惯。需求分析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它涉及到收集和理解用户的需求,确保软件开发的方向正确无误。 OOD(面向对象设计)紧接着OOA,它更注重于实现层面的细节,如接口设计、实现策略的选择以及设计模式的应用。尽管OOA和OOD在目标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紧密相连,OOA为OOD提供了基础,而OOD则细化了OOA的结果。 在不同的面向对象方法学中,例如OMT(对象建模技术)、OOD(面向对象设计)、RDD(责任驱动设计)、OOAD(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SE(面向对象软件工程)、VMT(可视化建模技术)和UML(统一建模语言),都有各自对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阐述和实践。UML作为当前最广泛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对象、类、关系和行为,极大地促进了OOA和OOD的沟通和理解。 面向对象分析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它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通过划分、分类和建立对象间的联系,以达成对系统全面且准确的理解。这个过程对于构建健壮、可维护和适应性强的软件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