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k8s教程:从配置到镜像同步

需积分: 38 32 下载量 1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1 收藏 131KB DOCX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Kubernetes(k8s)云平台,包括了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首先,对于搭建环境的要求被设定为2GB内存和2个CPU,操作系统选择的是Linux 4.17.11-1.el7.elrepo.x86_64内核。 在配置阶段,文中提到使用Swap分区来管理虚拟机的内存。通过`sudo swapoff -a`命令暂时禁用Swap,然后在`/etc/fstab`文件中注释掉与Swap相关的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内存交换。配置文件`/etc/sysctl.d/k8s.conf`中设置了两项重要的参数:`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1`和`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1`,用于启用网桥功能,以及设置`vm.swappiness=0`,确保系统不会因为内存不足而频繁交换,保持较高的性能。最后,通过`sysctl --system`应用这些设置。 在添加Kubernetes的软件包源方面,作者指定了阿里云的镜像仓库,并提供了相应的YUM配置文件。通过`yum clean all`清理旧的包列表,然后安装`kubeadm`, `kubelet`, 和 `kubectl`,以及CNI组件。同时,系统服务如Docker和kubelet被启动,确保基础环境的正常运行。 由于国内网络访问Google Cloud上的Kubernetes镜像可能受限,文章提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利用`gcr.io_mirror`这个第三方镜像同步站点,通过编写名为`pullimages.sh`的脚本来拉取GCR.io的镜像。脚本中定义了一个包含kube-proxy在内的镜像列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执行该脚本以获取所需的镜像。 整个过程注重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并亲自动手搭建Kubernetes云平台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