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工作方式研究:扫描原理与滞后效应分析
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2
收藏 1.32MB PPT 举报
"该PPT课件主要探讨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方式,特别是三菱FX2N系列PLC。课程内容包括PL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聚焦于PLC的工作方式研究,旨在使学习者理解PLC的扫描工作方式、输入输出响应的滞后性、程序输出执行过程以及如何绘制程序动态时序图。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模拟——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来解析和验证PLC的控制逻辑。"
在深入理解PLC工作方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PLC的基本工作原理。PLC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其核心运行机制基于计算机工作原理,但与个人计算机不同的是,PLC通常不等待外部命令,而是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模式。在程序装入后,PLC会按照预设的顺序执行指令,处理输入和输出。
PLC的工作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 输入采样阶段:在这一阶段,PLC读取所有输入设备的状态,并存储这些状态信息。这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确保在执行程序前获取到最新的输入数据。
2. 程序执行阶段:在采集完输入信息后,PLC按照梯形图的顺序执行程序指令。即使输入/输出似乎同时发生,实际上输出动作是在程序执行完成后才进行的。
3. 输出刷新阶段:执行阶段结束后,PLC更新输出寄存器的状态,然后将这些新的输出状态送到输出设备,如继电器、电磁阀等。
学习目标中提到的PLC扫描工作方式,意味着在每个扫描周期内,PLC会依次处理输入、执行程序和更新输出。这种工作方式可能导致输入输出的滞后现象,因为PLC需要完整地执行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响应新的输入变化。
在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的例子中,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梯形图设计,可以分析出控制逻辑是否能正确完成设定的任务,例如一次启动、两次启动、自锁位置设置、反向启动、过载保护、服务状态和延迟等控制功能。这有助于学习者理解PLC如何通过程序动态时序图来实现复杂控制任务的同步协调。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PLC的基础知识,还能提升对PLC程序设计和系统调试的能力,这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11-13 上传
2022-11-12 上传
2022-11-18 上传
2022-11-13 上传
2022-11-13 上传
2023-07-30 上传
Mmnnnbb123
- 粉丝: 757
- 资源: 8万+
最新资源
- R语言中workflows包的建模工作流程解析
- Vue统计工具项目配置与开发指南
- 基于Spearman相关性的协同过滤推荐引擎分析
- Git基础教程:掌握版本控制精髓
- RISCBoy: 探索开源便携游戏机的设计与实现
- iOS截图功能案例:TKImageView源码分析
- knowhow-shell: 基于脚本自动化作业的完整tty解释器
- 2011版Flash幻灯片管理系统:多格式图片支持
- Khuli-Hawa计划:城市空气质量与噪音水平记录
- D3-charts:轻松定制笛卡尔图表与动态更新功能
- 红酒品质数据集深度分析与应用
- BlueUtils: 经典蓝牙操作全流程封装库的介绍
- Typeout:简化文本到HTML的转换工具介绍与使用
- LeetCode动态规划面试题494解法精讲
- Android开发中RxJava与Retrofit的网络请求封装实践
- React-Webpack沙箱环境搭建与配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