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钢绞线粘结长度的影响分析

需积分: 44 9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5.36MB PDF 举报
"ACI318-11结构混凝土建筑规范" 本文主要讨论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钢绞线的厘力(应力)与到钢绞线末端距离的关系,特别是粘结长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这是一个基于Altium Designer的设计实例,详细阐述了理想化的双折线关系,并引用了相关规范——ACI318-11,这是美国混凝土协会发布的结构混凝土建筑规范。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钢绞线的性能和布置至关重要。标题提到的理想化双折线关系(图R12.9)反映了钢材应力与传递长度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种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钢绞线的表面状态、应力水平、混凝土的厚度以及应力传递方法。尤其对于有粘结的预应力构件,必须确保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以保证荷载的有效传递。 第12.9节的内容不适用于光面钢丝或端部锚固的预应力束,因为光面钢丝缺乏表面咬合,导致传递长度显著增加。在分析预应力构件时,应使用图R12.9所示的理想化应力变化规律,这有助于理解强度发挥区内的截面行为。 12.9.1.1部分提到了表达式(12-4),它是基于实际试验数据建立的,这些试验涉及不同直径的钢绞线,最大应力达到275 kips/in²。传递长度的计算和附加粘结长度的需求都是基于这些实验结果。 12.9.2和12.9.3部分强调了在某些情况下,如钢绞线的有粘结段未延伸到构件端头或存在集中荷载时,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在这些情况下,控制截面可能位于非预期位置,可能需要专门的考虑,以确保在规定的荷载条件下充分实现设计强度。12.9.3小节特别指出,在“去粘结”情况下,即预应力钢绞线的粘结长度不超过规定要求时,传递长度应加倍。 文中还提到了ACI318-11规范的其他条款,如18.3.3小节,以及1965年关于“去粘结”钢绞线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埋置长度至少是规定长度的两倍时,才能保证弯曲性能。 整体来看,这个设计实例深入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钢绞线的粘结特性,以及其对结构安全和性能的重要性,为设计者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