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与反思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1 收藏 3.17MB PDF 举报
人工智能离理想还有多远,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的背景下。张文宏医生的观点突显了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人们期待之间的落差,他认为在抗疫过程中,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最终依赖的仍是传统的智慧。 人工智能曾被视为科幻,伴随着对其是否会取代或威胁人类的担忧。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人工智能的实际表现并未达到当初设想的高度。徐英瑾教授,作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研究者,从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对"什么是人"和"什么是智能"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剖析。 徐教授指出,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期望往往基于对技术发展状况的误解,许多人误以为这是近年来的新鲜事物。实际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就被确立,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根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的人工神经网络。这表明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并非近年来才出现,而是经过长期发展和迭代而来。 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存在乐观、悲观和泡沫三种观点。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迅速解决诸多问题,带来智能化生活的乌托邦式愿景。然而,悲观论者则担忧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就业结构变化,部分职业可能面临消失的风险。 人工智能虽然在理论和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挑战和局限性,距离理想中的全面智能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徐教授的分析提醒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发展历程,既要看到其潜力,也要正视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以便更好地引导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