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处理与特点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583KB PPT 举报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早期的人工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的硬件条件相当有限,没有直接的内存设备,数据以纸带、卡片和磁带等形式存储。软件方面,尚无现代操作系统,程序员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效率相对较低。 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显著:首先,数据并不存储在计算机内部,而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存在;其次,没有专用的软件来管理数据,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完全依赖于应用程序的设计;此外,数据不具有共享性,每个程序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集;最后,数据的独立性较低,数据的修改会影响到相关的应用程序。 随着科技的进步,进入文件系统阶段,约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扩大,有了直接的内存,操作系统开始支持文件系统,专门用于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方式增加了联机实时处理,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在外存,数据管理更为规范,但文件组织多样化的优点伴随着数据冗余和一致性问题,数据之间的联系也相对弱化。 数据库技术的诞生标志了数据管理技术的重大飞跃。IMS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层次数据库的诞生,DBTG报告推动了网状数据库的发展,而E.F.Codd的文章则确立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随后,数据库系统阶段自60年代后期至今,硬件如大容量硬盘的普及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出现,使得大规模数据的管理成为可能,满足了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数据处理方式进一步扩展到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和分布处理,数据模型被用来表达复杂结构,提高了共享性、独立性和降低冗余度。 在这个阶段,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术语变得标准化,如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等,它们分别指代长期存储的数据集合、数据管理软件和整体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的后续发展包括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并行数据库,以及数据仓库等新兴技术。 在概念和逻辑设计中,数据描述至关重要,例如实体和属性的概念用于定义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这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了基础。通过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师会明确实体间的联系和属性特性,从而构建出更高效、结构化的数据模型,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