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华教授详解雷达成像原理:军事应用与关键算法介绍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29 128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3 收藏 8.54MB PPT 举报
雷达成像原理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和成像的技术,特别适合非专业的初学者理解。它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具有全天候、全时段以及远距离操作的能力。在本课程中,主讲教师毛新华教授专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空时自适应处理,可以通过电子邮箱xinhua@nuaa.edu.cn或电话13913801769联系他获取更多信息。 SAR的工作基础是其基本概念,其中包括了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如《Digital Processing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 Algorithms and Implementation》一书中详细阐述的算法。此外,学习者还可以参考Ian G. Cumming的著作,如《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与实现》(洪文译),以及其他教材如张澄波的《综合孔径雷达——原理、系统分析与应用》和保铮、邢孟道等人的《雷达成像技术》。 历史上,SAR技术在中国的遥感卫星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太原的遥感系列卫星(1号至10号)中,多次使用SAR进行侦察,涉及军事应用,如搜索广域运动目标、海面监视和空对空工作。其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遥感系列卫星,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展示了SAR技术的不断提升,如HiSAR系统的搭载,如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所使用的休斯公司开发的全天候多功能雷达系统。 SAR的成像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和干涉测量,使得分辨率不受距离限制,能够穿透植被和地面,提供高精度的地面细节。这种技术的独特性在于能够全天候工作,无论天气条件如何,都能有效地探测和解析目标。关键的成像模式包括合成孔径/MTI(动目标指示)条带模式、合成孔径聚束模式等,这些模式的结合显著提高了SAR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雷达成像原理是一门涉及复杂信号处理和空间信息技术的领域,初学者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与研讨论坛以及了解实际应用案例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际操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SAR技术的应用前景将继续扩展,成为现代军事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