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详解:定义、分类与电磁波谱应用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收藏 4.77MB DOCX 举报
"遥感课程文述" 遥感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探测技术,它涉及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主要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遥感的定义涵盖了从航天、航空到地面的各种平台,以及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种探测波段。遥感的核心在于利用探测器记录目标物体的电磁波特性,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揭示物体的特征和变化。 遥感技术主要分为几大类。按平台分,包括航天遥感(如卫星)、航宇遥感、航空遥感(如无人机)和地面遥感。按探测波段分,如紫外遥感用于大气监测,可见光遥感用于日常的光学成像,红外遥感则在夜视和温度感知中有重要作用,微波遥感则具备全天候探测能力,适用于气象预报和地形测绘。此外,遥感还可以根据其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如雷达)和被动遥感(如光学遥感),以及成像和非成像遥感。 遥感技术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大面积同步观测能力使得遥感能够在一次飞行中覆盖广阔的区域,不受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其次,遥感的时效性强,能够快速捕捉地表的变化。第三,遥感数据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可比性,便于长期数据分析。第四,遥感相比传统的实地调查更为经济高效。然而,遥感也存在局限性,如依赖特定电磁波段,对某些特定物质的识别能力有限。 电磁波谱是理解遥感技术的基础。可见光是人类最直观感知的电磁波,波长大约在0.38至0.76微米之间,由七种颜色组成。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具有穿透能力和夜视能力,广泛应用于遥感。微波的波长介于毫米到米之间,不受天气影响,适合全天候探测,特别是在遥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太阳辐射照度曲线描述了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对理解和计算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至关重要。大气对太阳辐射有显著的衰减作用,这主要包括吸收、散射和反射。大气中的气体和粒子通过瑞利散射等机制,将部分辐射能量分散到其他方向,影响到达地表的辐射量。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深入学习遥感技术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遥感可以用于地表覆盖分类、气候变化研究、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提供了强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