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模式: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中心二驱动三融合'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2.44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如何应用“一中心二驱动三融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来提升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一学生的教育质量。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课程思政和工程实际的双重驱动,同时在课程资源、内容、方法、评价以及课程环境等多个维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首先,"一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节奏和兴趣。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个性化和自主性,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二驱动”是指课程思政驱动和工程实际驱动。课程思政驱动意味着在教授技术知识的同时,融入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工程实际驱动则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三融合”涉及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课程资源融合线上线下,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互动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教学内容上,不仅涵盖理论知识,还包含项目实战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手段上,结合线上线下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项目合作等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最后,评价体系也实现了个性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考察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价值观形成。这种模式旨在打破“三不”痛点,即满足不同基础、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和不同需求的学生,让他们在课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从而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维教学目标。 基于“一中心二驱动三融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为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教学理念的革新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