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射流实验研究:蜂鸣器驱动的流场控制探索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324KB PDF 举报
"微射流流场原理性实验研究 (2002年),蜂鸣器,微作动器,旋涡,微机电系统(MEMS),流场控制,动力来源,电能消耗,微射流技术应用,流动方向控制,微射流作动器,压电陶瓷,声谐振腔,驱动电路" 微射流技术是近年来在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流场控制技术,它利用微小尺度的射流来操纵流场特性。这项技术基于混沌论和非线性复杂大系统的不稳定性理论,旨在实现流动方向控制、混合增强、换热控制、阻力减小、飞行控制以及内部流动匹配等多种功能。微射流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简单的控制系统,它仅需少量环境流体作为工质,并且消耗极低的电能。 本文着重介绍了通过蜂鸣器进行微射流原理性实验。尽管微射流作动器通常是由微电子机械制造技术在硅材料上制成,但考虑到实验条件的限制,研究人员使用了蜂鸣器作为替代。蜂鸣器包含压电陶瓷发声元件、圆形声谐振腔和驱动电路,它们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与微作动器有相似之处。实验中,蜂鸣器通过外加的频率信号(如矩形波或余弦波)激励工作,这种驱动方式被称为电压驱动型。 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特定结构的蜂鸣器,存在一个最优的工作频率,此时微射流的能量水平最高。此外,驱动信号的波形也会影响射流的效果。速度变化因子更大的波形可以产生更高的旋涡能量,从而导致射流速度增加。这一发现对于优化微射流性能和理解其流场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微射流技术已经在流动方向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使用0.5mm宽的微射流能使12mm宽的主流产生30°的偏转。而采用微射流作动器阵列则可以进一步增大偏转角度。相比之下,国内对微射流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微射流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流场控制手段,其高效、节能的特点使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蜂鸣器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微射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设计更高效、更精确的微射流作动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