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构造与销毁操作详解

需积分: 35 1 下载量 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546K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讨论了顺序表(Sequential List)在数据结构中的部分公共操作实现,涉及到C++模板类`SqList`。首先,我们来看`SqList`的构造函数,它接受一个整数参数`size`,用于创建一个最大元素个数为`size`的空顺序表。在构造过程中,如果没有分配存储空间(`elems`为NULL),则会调用`Init(size)`初始化线性表,确保线性表的正确构建。 `~SqList()`析构函数负责销毁线性表,其操作结果是释放之前分配的存储空间,以避免内存泄漏。这意味着在`SqList`对象不再使用时,它会自动回收内存,保持程序的资源管理良好。 接下来,资源详细介绍了线性表(Linear List)的概念。线性表是一种有限的有序序列,由`n`个数据元素组成,表示为`(a1, a2, ..., an)`,其中每个元素`ai`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可以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进行遍历。线性表的特点包括:除首尾元素外,每个元素都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后继;非空线性表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如唯一的起始(根)节点和终端节点,以及除首尾外每个节点的前件和后件限制。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 1. `intLength()`函数,用于返回线性表中元素的个数,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2. `boolEmpty()`函数,检查线性表是否为空,返回`true`表示为空,`false`表示非空。 3. `voidClear()`函数,用于清空线性表,即删除所有元素,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4. `voidTraverse()`函数,这是一个通用的遍历操作,接受一个回调函数`visit`,对线性表中的每个元素应用该函数,实现对线性表的逐项访问。 这些操作是顺序表实现中最基础的操作,它们在处理数据结构时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和操作线性表数据。在实际编程中,这些函数可能被用于动态管理内存、执行搜索、插入、删除等操作,以满足各种算法和数据处理需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操作,对于理解和设计高效的数据结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