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总线协议详解:信号定义与功能划分

需积分: 47 1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542KB PDF 举报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总线标准协议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和外部设备的高速串行总线标准,其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的接口,使得不同的硬件组件可以无缝协作。本文档提供了详尽的PCI总线信号定义以及部分驱动开发资料。 PCI总线的核心特性包括主设备与从设备的交互机制。主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拥有控制权,负责选择从设备并发起数据传输,而从设备则是响应和接收数据。总线信号分为必备和可选两类,其中主设备需要49条引脚,从设备至少需要47条。信号类型包括输入(in)、输出(out)、双向三态(t/s)、持续三态(s/t/s)以及漏极开路(o/d),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电气特性。 系统信号部分, CLKin 是时钟输入,提供同步时序,频率范围可达66MHz,所有接口信号均依赖于它。复位信号用于初始化PCI设备的寄存器和定时器,复位时所有输出信号会置为高阻状态。地址和数据引线使用AD0~AD31t/s信号,地址周期在时钟上升沿有效,数据周期则在地址和数据线同时有效时出现。 总线信号线共100根,按照功能分为几个类别,如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中断线以及握手信号等。这些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确保了PCI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此外,文档还强调了信号的驱动特性和使用规则,例如持续三态信号的驱动和释放机制,以及漏极开路信号的多设备共享能力。 驱动开发资料可能涉及如何正确配置和管理这些信号,包括初始化、错误检测和恢复、以及与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的交互。理解PCI总线标准协议对于硬件工程师、系统集成商和驱动程序开发者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构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之一。 这篇文档提供了PCI总线的标准规范,帮助读者深入了解PCI总线的架构、信号交互、以及相关驱动开发的细节,对于从事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设计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