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maddpg算法时如何将action的范围设置为0到1

时间: 2024-05-21 22:16:20 浏览: 157
在使用MADDPG算法时,可以通过对每个智能体的动作输出进行限制,将其范围缩放到[0, 1]之间。具体方法如下: 1. 对于每个智能体的动作输出,先将其映射到[-1, 1]之间,可以使用tanh函数实现。 2. 接着,将映射到[-1, 1]之间的动作输出线性缩放到[0, 1]之间。具体地,将[-1, 1]之间的数值线性映射到[0, 1]之间的数值,即将原数值加1后除以2。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每个智能体的动作输出限制在[0, 1]之间,方便MADDPG算法的训练和优化。
相关问题

MADDPG算法实现

MADDPG算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初始化神经网络参数和经验回放缓冲区。 2.对于每个智能体,执行以下操作: (1)根据当前状态,使用Actor网络选择动作。 (2)执行动作并观察环境反馈。 (3)将经验元组(当前状态,动作,奖励,下一个状态)存储在经验回放缓冲区中。 (4)从经验回放缓冲区中随机采样一批经验元组。 (5)使用Critic网络计算TD误差。 (6)使用TD误差训练Critic网络。 (7)使用Actor网络计算动作梯度。 (8)使用动作梯度训练Actor网络。 3.重复执行步骤2,直到达到预设的训练次数或者智能体已经学会了任务。 ```python # 以下是MADDPG算法的Python实现代码 # 初始化神经网络参数和经验回放缓冲区 agent1 = Agent(state_size, action_size, random_seed=0) agent2 = Agent(state_size, action_size, random_seed=0) memory = ReplayBuffer(action_size, BUFFER_SIZE, BATCH_SIZE, random_seed=0) # 训练智能体 for i_episode in range(1, n_episodes+1): env_info = env.reset(train_mode=True)[brain_name] state = np.concatenate((env_info.vector_observations[0], env_info.vector_observations[1])) score = np.zeros(num_agents) for t in range(max_t): action1 = agent1.act(state, add_noise=True) action2 = agent2.act(state, add_noise=True) action = np.concatenate((action1, action2)) env_info = env.step(action)[brain_name] next_state = np.concatenate((env_info.vector_observations[0], env_info.vector_observations[1])) reward = env_info.rewards done = env_info.local_done memory.add(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if len(memory) > BATCH_SIZE: experiences = memory.sample() agent1.learn(experiences, GAMMA) agent2.learn(experiences, GAMMA) state = next_state score += reward if np.any(done): break scores_deque.append(np.max(score)) scores.append(np.max(score)) print('\rEpisode {}\tAverage Score: {:.2f}'.format(i_episode, np.mean(scores_deque)), end="") if i_episode % 100 == 0: print('\rEpisode {}\tAverage Score: {:.2f}'.format(i_episode, np.mean(scores_deque))) if np.mean(scores_deque)>=0.5: print('\nEnvironment solved in {:d} episodes!\tAverage Score: {:.2f}'.format(i_episode-100, np.mean(scores_deque))) torch.save(agent1.actor_local.state_dict(), 'checkpoint_actor1.pth') torch.save(agent1.critic_local.state_dict(), 'checkpoint_critic1.pth') torch.save(agent2.actor_local.state_dict(), 'checkpoint_actor2.pth') torch.save(agent2.critic_local.state_dict(), 'checkpoint_critic2.pth') break ```

maddpg算法pytorch实例讲解

MADDPG是一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它是DDPG的扩展版本。DDPG是一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用于解决连续动作空间的问题。在MADDPG中,每个智能体都具有自己的actor和critic网络。这些网络被用来学习不同的策略,并且可以共享经验池中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每个智能体都能够观察到其他智能体的状态,并且可以考虑其他智能体的行为。 下面是一个使用Pytorch实现MADDPG算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神经网络定义 class Acto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tate_dim, action_dim, max_action): super(Actor, self).__init__() self.layer_1 = nn.Linear(state_dim, 256) self.layer_2 = nn.Linear(256, 256) self.layer_3 = nn.Linear(256, action_dim) self.max_action = max_action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layer_1(x)) x = torch.relu(self.layer_2(x)) x = self.max_action * torch.tanh(self.layer_3(x)) return x class Critic(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tate_dim, action_dim): super(Critic, self).__init__() self.layer_1 = nn.Linear(state_dim + action_dim, 256) self.layer_2 = nn.Linear(256, 256) self.layer_3 = nn.Linear(256, 1) def forward(self, x, u): xu = torch.cat([x, u], 1) xu = torch.relu(self.layer_1(xu)) xu = torch.relu(self.layer_2(xu)) xu = self.layer_3(xu) return xu # 经验回放缓冲区 class ReplayBuffer: def __init__(self, max_size): self.buffer = deque(maxlen=max_size) def add(self,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self.buffer.append((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def sample(self, batch_size):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 zip(*np.random.choice(self.buffer, batch_size, replace=False)) return np.concatenate(state), np.concatenate(action), np.array(reward, dtype=np.float32), np.concatenate(next_state), np.array(done, dtype=np.uint8)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buffer) # MADDPG算法 class MADDPG: def __init__(self, state_dim, action_dim, max_action, discount=0.99, tau=0.01): self.discount = discount self.tau = tau self.memory = ReplayBuffer(1000000) self.actor = Actor(state_dim, action_dim, max_action) self.actor_target = Actor(state_dim, action_dim, max_action) self.critic = Critic(state_dim, action_dim) self.critic_target = Critic(state_dim, action_dim) self.actor_optimizer = optim.Adam(self.actor.parameters(), lr=0.001) self.critic_optimizer = optim.Adam(self.critic.parameters(), lr=0.001) def get_action(self, state): state = torch.FloatTensor(state.reshape(1, -1)) return self.actor(state).detach().numpy()[0] def update(self, batch_size):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 self.memory.sample(batch_size) state = torch.FloatTensor(state) action = torch.FloatTensor(action) reward = torch.FloatTensor(reward).unsqueeze(1) next_state = torch.FloatTensor(next_state) done = torch.FloatTensor(done).unsqueeze(1) # 更新critic网络 next_actions = [] for i in range(action.shape[0]): next_actions.append(self.actor_target(torch.FloatTensor(next_state[i]).unsqueeze(0))) next_actions = torch.cat(next_actions, dim=0) target_Q = self.critic_target(next_state, next_actions).detach() y = reward + (1 - done) * self.discount * target_Q current_Q = self.critic(state, action) critic_loss = nn.MSELoss()(current_Q, y) self.critic_optimizer.zero_grad() critic_loss.backward() self.critic_optimizer.step() # 更新actor网络 actions = [] for i in range(action.shape[0]): actions.append(self.actor(torch.FloatTensor(state[i]).unsqueeze(0))) actions = torch.cat(actions, dim=0) actor_loss = -self.critic(state, actions).mean() self.actor_optimizer.zero_grad() actor_loss.backward() self.actor_optimizer.step() # 更新target网络 for target_param, param in zip(self.actor_target.parameters(), self.actor.parameters()): target_param.data.copy_(self.tau * param.data + (1 - self.tau) * target_param.data) for target_param, param in zip(self.critic_target.parameters(), self.critic.parameters()): target_param.data.copy_(self.tau * param.data + (1 - self.tau) * target_param.data) # 训练 def train(env, agent, episodes, batch_size): for episode in range(episodes): state = env.reset() done = False while not done: action = agent.get_action(state) next_state, reward, done, _ = env.step(action) agent.memory.add(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state = next_state if len(agent.memory) > batch_size: agent.update(batch_size) env = gym.make('MultiAgentPendulum-v0') state_dim = 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0] action_dim = env.action_space.shape[0] max_action = float(env.action_space.high[0]) agent = MADDPG(state_dim, action_dim, max_action) train(env, agent, 10000, 256) ``` 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Actor和Critic神经网络,然后定义了经验回放缓冲区。接着,我们实现了MADDPG算法,并在训练函数中使用该算法。在每个episode中,我们首先将环境重置,并在每个时间步中获取智能体的动作。然后,我们将经验添加到回放缓冲区中,并在缓冲区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使用MADDPG算法更新每个智能体的actor和critic网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白色简洁风格的学术交流会议源码下载.zip

白色简洁风格的学术交流会议源码下载.zip
recommend-type

基于交变电流场测量技术的水下结构缺陷可视化与智能识别方法

内容概要:本文提出了利用交变电流场测量(ACFM)技术对水下结构中的缺陷进行可视化和智能识别的方法。通过对缺陷引起畸变磁场的分析,开发了梯度成像算法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突显了缺陷的视觉形态。实验验证了梯度成像算法的有效性,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学习算法识别预处理后的灰度图样本。实验结果显示,电流扰动理论澄清了特征信号与缺陷形态之间的关系,单裂纹、不规则裂纹和腐蚀等缺陷可以被智能识别和准确评估。 适合人群:从事水下结构检测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感兴趣的工程领域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海洋钻井平台、管道、海底油气处理设施等水下结构的缺陷检测;② 利用交变电流场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提高缺陷识别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出了交变电流场测量技术的新方法,还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recommend-type

Neck Deep - In Bloom [mqms2].mgg2.flac

Neck Deep - In Bloom [mqms2].mgg2.flac
recommend-type

(176109030)基于ESO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感FOC1.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估计电机反电势,利用锁相环从反电势中提取位置和转速信息

基于ESO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感FOC 1.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估计电机反电势,利用锁相环从反电势中提取位置和转速信息,从而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2.提供算法对应的参考文献和仿真模型。 购买赠送PMSM控制相关电子资料。 仿真模型纯手工搭建,不是从网络上复制得到。 仿真模型仅供学习参考。内容来源于网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如果没有积分的同学需要下载,请私信我。
recommend-type

三相逆变 单相 三相逆变器 SPWM -stm32主控(输入、输出具体可根据需要设定),本逆变器可以二次开发 本内容只包括 逆变程序,实现变频(0~100Hz)、变压调节,均有外接按键控制(使用

三相逆变 单相 三相逆变器 SPWM ---stm32主控(输入、输出具体可根据需要设定),本逆变器可以二次开发。 本内容只包括 逆变程序,实现变频(0~100Hz)、变压调节,均有外接按键控制(使用C语言实现)。
recommend-type

掌握HTML/CSS/JS和Node.js的Web应用开发实践

资源摘要信息:"本资源摘要信息旨在详细介绍和解释提供的文件中提及的关键知识点,特别是与Web应用程序开发相关的技术和概念。" 知识点一:两层Web应用程序架构 两层Web应用程序架构通常指的是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的一个简化版本,其中用户界面(UI)和应用程序逻辑位于客户端,而数据存储和业务逻辑位于服务器端。在这种架构中,客户端(通常是一个Web浏览器)通过HTTP请求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服务器端处理请求并返回数据或响应,而客户端负责展示这些信息给用户。 知识点二:HTML/CSS/JavaScript技术栈 在Web开发中,HTML、CSS和JavaScript是构建前端用户界面的核心技术。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定义网页的结构和内容,CSS(层叠样式表)负责网页的样式和布局,而JavaScript用于实现网页的动态功能和交互性。 知识点三:Node.js技术 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 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时环境,它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Script来编写服务器端代码。Node.js是非阻塞的、事件驱动的I/O模型,适合构建高性能和高并发的网络应用。它广泛用于Web应用的后端开发,尤其适合于I/O密集型应用,如在线聊天应用、实时推送服务等。 知识点四:原型开发 原型开发是一种设计方法,用于快速构建一个可交互的模型或样本来展示和测试产品的主要功能。在软件开发中,原型通常用于评估概念的可行性、收集用户反馈,并用作后续迭代的基础。原型开发可以帮助团队和客户理解产品将如何运作,并尽早发现问题。 知识点五:设计探索 设计探索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来探索各种可能性。在Web应用程序开发中,这可能意味着考虑用户界面设计、用户体验(UX)和用户交互(UI)的创新方法。设计探索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既实用又吸引人的应用程序,可以提供独特的价值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知识点六:评估可用性和有效性 评估可用性和有效性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对应用程序的可用性(用户能否容易地完成任务)和有效性(应用程序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进行检查和测试。这通常涉及用户测试、反馈收集和性能评估,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技术上实现预期的功能。 知识点七:HTML/CSS/JavaScript和Node.js的特定部分使用 在Web应用程序开发中,开发者需要熟练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如何将它们与Node.js结合使用。例如,了解如何使用JavaScript的AJAX技术与服务器端进行异步通信,或者如何利用Node.js的Express框架来创建RESTful API等。 知识点八: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本文件提到的“基准要求”中提到,通过两层Web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多种应用领域,如游戏、物联网(IoT)、组织工具、商务、媒体等。这说明了Web技术的普适性和灵活性,它们可以被应用于构建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用户场景。 知识点九:创造性界限 在开发Web应用程序时,鼓励开发者和他们的合作伙伴探索创造性界限。这意味着在确保项目目标和功能要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也要勇于尝试新的设计思路、技术方案和用户体验方法,从而创造出新颖且技术上有效的解决方案。 知识点十:参考资料和文件结构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a2-shortstack-master”暗示了这是一个与作业2相关的项目文件夹或代码库。通常,在这样的文件夹结构中,可以找到HTML文件、样式表(CSS文件)、JavaScript脚本以及可能包含Node.js应用的服务器端代码。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文件来了解项目结构、代码逻辑和如何将各种技术整合在一起以创建一个完整的工作应用程序。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计算机体系结构概述:基础概念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体系结构概述:基础概念与发展趋势](https://img-blog.csdnimg.cn/6ed523f010d14cbba57c19025a1d45f9.png) # 摘要 计算机体系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领域,经历了从经典模型到现代新发展的演进过程。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哈佛体系结构以及RISC和CISC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特点。随后,文章探讨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新发展,包括并行计算体系结构、存储体系结构演进和互连网络的发展。文中还深入分析了前沿技术如量子计算机原理、脑启发式计算以及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结合。最后,文章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未来的发展趋
recommend-type

int a[][3]={{1,2},{4}}输出这个数组

`int a[][3]={{1,2},{4}}` 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它有两行三列,但是只填充了前两行的数据。第一行是 {1, 2},第二行是 {4}。 当你尝试输出这个数组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分配的空间是固定的,所以对于只填充了两行的情况,第三列是未初始化的,通常会被默认为0。因此,常规的打印方式会输出类似这样的结果: ``` a[0][0]: 1 a[0][1]: 2 a[1][0]: 4 a[1][1]: (未初始化,可能是0) ``` 如果需要展示所有元素,即使是未初始化的部分,可能会因为语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显示方式。例如,在C++或Java中,你可以遍历整个数组来输出: `
recommend-type

勒玛算法研讨会项目:在线商店模拟与Qt界面实现

资源摘要信息: "lerma:算法研讨会项目" 在本节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一个名为“lerma:算法研讨会项目”的模拟在线商店项目。该项目涉及多个C++和Qt框架的知识点,包括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构建、用户认证、数据存储以及正则表达式的应用。以下是项目中出现的关键知识点和概念。 标题解析: - lerma: 看似是一个项目或产品的名称,作为算法研讨会的一部分,这个名字可能是项目创建者或组织者的名字,用于标识项目本身。 - 算法研讨会项目: 指示本项目是一个在算法研究会议或研讨会上呈现的项目,可能是为了教学、展示或研究目的。 描述解析: - 模拟在线商店项目: 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在线商店的模拟环境,这涉及到商品展示、购物车、订单处理等常见在线购物功能的模拟实现。 - Qt安装: 项目使用Qt框架进行开发,Qt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框架,所以第一步是安装和设置Qt开发环境。 - 阶段1: 描述了项目开发的第一阶段,包括使用Qt创建GUI组件和实现用户登录、注册功能。 - 图形组件简介: 对GUI组件的基本介绍,包括QMainWindow、QStackedWidget等。 - QStackedWidget: 用于在多个页面或视图之间切换的组件,类似于标签页。 - QLineEdit: 提供单行文本输入的控件。 - QPushButton: 按钮控件,用于用户交互。 - 创建主要组件以及登录和注册视图: 涉及如何构建GUI中的主要元素和用户交互界面。 - QVBoxLayout和QHBoxLayout: 分别表示垂直和水平布局,用于组织和排列控件。 - QLabel: 显示静态文本或图片的控件。 - QMessageBox: 显示消息框的控件,用于错误提示、警告或其他提示信息。 - 创建User类并将User类型向量添加到MainWindow: 描述了如何在项目中创建用户类,并在主窗口中实例化用户对象集合。 - 登录和注册功能: 功能实现,包括验证电子邮件、用户名和密码。 - 正则表达式的实现: 使用QRegularExpression类来验证输入字段的格式。 - 第二阶段: 描述了项目开发的第二阶段,涉及数据的读写以及用户数据的唯一性验证。 - 从JSON格式文件读取和写入用户: 描述了如何使用Qt解析和生成JSON数据,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 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必须唯一: 在数据库设计时,确保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字段的唯一性是常见的数据完整性要求。 - 在允许用户登录或注册之前,用户必须选择代表数据库的文件: 用户在进行登录或注册之前需要指定一个包含用户数据的文件,这可能是项目的一种安全或数据持久化机制。 标签解析: - C++: 标签说明项目使用的编程语言是C++。C++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特别是在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中。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 - lerma-main: 这可能是包含项目主要功能或入口点的源代码文件或模块的名称。通常,这样的文件包含应用程序的主要逻辑和界面。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到该项目是一个采用Qt框架和C++语言开发的模拟在线商店应用程序,它不仅涉及基础的GUI设计,还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存储、数据验证等后端逻辑。这个项目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实践Qt和C++的机会,同时也为理解在线商店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