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ithub.com/weizhepei/CasRel中utils.py解读

时间: 2023-10-07 18:09:41 浏览: 46
utils.py 是 CasRel 项目中的一个工具类文件,主要包含一些辅助函数和工具函数,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函数: 1. load_json_file(): 加载 JSON 文件,返回 JSON 格式的数据。 2. save_json_file(): 将 JSON 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3. load_pickle_file(): 加载 pickle 文件,返回 pickle 格式的数据。 4. save_pickle_file(): 将 pickle 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5. read_file_list(): 读取文件列表,返回文件列表中的所有文件路径。 6. get_now_time(): 获取当前时间,返回时间字符串。 7. get_logger(): 获取 logger 对象,用于记录日志信息。 8. set_seed(): 设置随机种子,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 9. find_entity(): 在文本中查找实体,返回实体在文本中的位置和实体类型。 10. find_all_entity(): 在文本中查找所有实体,返回实体列表,每个实体包含实体在文本中的位置和实体类型。 11. find_all_index(): 在文本中查找子串,返回子串在文本中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 12. get_tok2char_span(): 获取 token 到字符的映射关系,返回 token 到字符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 这些函数都是 CasRel 项目中常用的辅助函数,用于实现数据加载、日志记录、随机种子设置、实体查找等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加方便地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
相关问题

https://github.com/weizhepei/CasRel中run.py解读

`run.py` 是 `CasRel` 项目的入口文件,用于训练和测试模型。以下是 `run.py` 的主要代码解读和功能说明: ### 导入依赖包和模块 首先,`run.py` 导入了所需的依赖包和模块,包括 `torch`、`numpy`、`argparse`、`logging` 等。 ```python import argparse import logging import os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RandomSampler, SequentialSampler from casrel import CasRel from dataset import RE_Dataset from utils import init_logger, load_tokenizer, set_seed, collate_fn ``` ### 解析命令行参数 接下来,`run.py` 解析了命令行参数,包括训练数据路径、模型保存路径、预训练模型路径、学习率等参数。 ```python def set_args():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train_data", default=None,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The input training data file (a tex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dev_data", default=None,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The input development data file (a tex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test_data", default=None,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The input testing data file (a tex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model_path", default=None,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Path to save, load model") parser.add_argument("--pretrain_path", default=None, type=str, help="Path to pre-trained model") parser.add_argument("--vocab_path", default=None, type=str, required=True, help="Path to vocabulary") parser.add_argument("--batch_size", default=32, type=int, help="Batch size per GPU/CPU for training.") parser.add_argument("--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default=1, type=int, help="Number of updates steps to accumulate before performing a backward/update pass.") parser.add_argument("--learning_rate", default=5e-5, type=float, help="The initial learning rate for Adam.") parser.add_argument("--num_train_epochs", default=3, type=int, help="Total number of training epochs to perform.") parser.add_argument("--max_seq_length", default=256, type=int, help="The maximum total input sequence length after tokenization. Sequences longer " "than this will be truncated, sequences shorter will be padded.") parser.add_argument("--warmup_proportion", default=0.1, type=float, help="Linear warmup over warmup_steps.") parser.add_argument("--weight_decay", default=0.01, type=float, help="Weight decay if we apply some.") parser.add_argument("--adam_epsilon", default=1e-8, type=float, help="Epsilon for Adam optimizer.") parser.add_argument("--max_grad_norm", default=1.0, type=float, help="Max gradient norm.") parser.add_argument("--logging_steps", type=int, default=500, help="Log every X updates steps.") parser.add_argument("--save_steps", type=int, default=500, help="Save checkpoint every X updates steps.") parser.add_argument("--seed", type=int, default=42, help="random seed for initialization") parser.add_argument("--device", type=str, default="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help="selected device (default: cuda if available)") args = parser.parse_args() return args ``` ### 加载数据和模型 接下来,`run.py` 加载了训练、验证和测试数据,以及 `CasRel` 模型。 ```python def main(): args = set_args() init_logger() set_seed(args) tokenizer = load_tokenizer(args.vocab_path) train_dataset = RE_Dataset(args.train_data, tokenizer, args.max_seq_length) dev_dataset = RE_Dataset(args.dev_data, tokenizer, args.max_seq_length) test_dataset = RE_Dataset(args.test_data, tokenizer, args.max_seq_length) train_sampler = RandomSampler(train_dataset) train_dataloader = DataLoader(train_dataset, sampler=train_sampler,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collate_fn=collate_fn) dev_sampler = SequentialSampler(dev_dataset) dev_dataloader = DataLoader(dev_dataset, sampler=dev_sampler,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collate_fn=collate_fn) test_sampler = SequentialSampler(test_dataset) test_dataloader = DataLoader(test_dataset, sampler=test_sampler,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collate_fn=collate_fn) model = CasRel(args) if args.pretrain_path: 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args.pretrain_path, map_location="cpu")) logging.info(f"load pre-trained model from {args.pretrain_path}") model.to(args.device) ``` ### 训练模型 接下来,`run.py` 开始训练模型,包括前向传播、反向传播、梯度更新等步骤。 ```python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params': model.bert.parameters(), 'lr': args.learning_rate}, {'params': model.subject_fc.parameters(), 'lr': args.learning_rate}, {'params': model.object_fc.parameters(), 'lr': args.learning_rate}, {'params': model.predicate_fc.parameters(), 'lr': args.learning_rate}, {'params': model.linear.parameters(), 'lr': args.learning_rate}], lr=args.learning_rate, eps=args.adam_epsilon, weight_decay=args.weight_decay) total_steps = len(train_dataloader)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args.num_train_epochs warmup_steps = int(total_steps * args.warmup_proportion) scheduler = torch.optim.lr_scheduler.LambdaLR( optimizer, lr_lambda=lambda epoch: 1 / (1 + 0.05 * (epoch - 1)) ) global_step = 0 best_f1 = 0 for epoch in range(args.num_train_epochs): for step, batch in enumerate(train_dataloader): model.train() batch = tuple(t.to(args.device) for t in batch) inputs = { "input_ids": batch[0], "attention_mask": batch[1], "token_type_ids": batch[2], "subj_pos": batch[3], "obj_pos": batch[4], "subj_type": batch[5], "obj_type": batch[6], "subj_label": batch[7], "obj_label": batch[8], "predicate_label": batch[9], } outputs = model(**inputs) loss = outputs[0] loss.backward() if (step + 1)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0: torch.nn.utils.clip_grad_norm_(model.parameters(), args.max_grad_norm) optimizer.step() scheduler.step() optimizer.zero_grad() global_step += 1 if global_step % args.logging_steps == 0: logging.info(f"Epoch:[{epoch + 1}]/[{args.num_train_epochs}] Step:[{global_step}] " f"Train loss:{loss.item():.6f}") if global_step % args.save_steps == 0: f1 = evaluate(model, dev_dataloader, args) if f1 > best_f1: best_f1 = f1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os.path.join(args.model_path, "best_model.bin")) logging.info(f"Save model at step [{global_step}] with best f1 {best_f1:.4f}") ``` ### 测试模型 最后,`run.py` 对模型进行测试,输出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结果。 ```python 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os.path.join(args.model_path, "best_model.bin"), map_location="cpu")) logging.info(f"load best model from {os.path.join(args.model_path, 'best_model.bin')}") f1, precision, recall = evaluate(model, test_dataloader, args) logging.info(f"Test f1:{f1:.4f} precision:{precision:.4f} recall:{recall:.4f}") ``` 以上就是 `run.py` 的主要代码解读和功能说明。

https://github.com/weizhepei/CasRel 中model.py的解读

CasRel 是一个用于关系抽取的模型,model.py 中实现了模型的定义和训练过程。下面是对 model.py 中的主要代码进行解读: 1. 定义了一个名为 CasRel 的类,继承自 torch.nn.Module,这个类是整个模型的主体。 2. 初始化函数 \_\_init\_\_ 中定义了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 - word_embedding:使用预训练的词向量作为输入的词嵌入层,输入为词汇表的大小和词向量的维度。 - pos1_embedding 和 pos2_embedding:分别表示实体头和实体尾在句子中的位置,它们也是使用预训练的位置向量作为输入的位置嵌入层,输入为句子长度和位置向量的维度。 - encoder:编码器,使用 BiLSTM 对输入的词向量和位置向量进行编码,输出为隐藏状态和最后一个时间步的状态。 - attention:注意力层,计算实体对之间的关系,使用了多头注意力机制。 - classifier:分类器,使用全连接层将编码后的状态映射到关系分类的结果。 3. forward 函数实现了模型的前向传播过程,主要流程如下: - 将输入的句子、实体头和实体尾分别经过词嵌入层、位置嵌入层和 BiLSTM 编码器,得到隐藏状态和最后一个时间步的状态。 - 使用注意力层计算实体对之间的关系,得到关系向量。 - 将关系向量和最后一个时间步的状态拼接并输入到分类器中,得到关系分类的结果。 4. loss 函数计算模型的损失,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其中预测结果通过 softmax 函数计算。在模型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反向传播更新模型参数。 以上是对 CasRel 模型的 model.py 文件的简要解读,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解决fatal:remote error:You can't push to git://github.com/username/*.git问题的办法

主要介绍了解决fatal:remote error:You can't push to git://github.com/username/*.git问题的办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recommend-type

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

最新的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说明文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MATLAB柱状图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可视化信号特征和频谱分析

![matlab画柱状图](https://img-blog.csdnimg.cn/3f32348f1c9c4481a6f5931993732f97.png) # 1. MATLAB柱状图概述** MATLAB柱状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可视化数据中不同类别或组的分布情况。它通过绘制垂直条形来表示每个类别或组中的数据值。柱状图在信号处理中广泛用于可视化信号特征和进行频谱分析。 柱状图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懂,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在信号处理中,柱状图可以帮助工程师识别信号中的模式、趋势和异常情况,从而为信号分析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 2. 柱状图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柱状图在信号处理
recommend-type

hive中 的Metastore

Hive中的Metastore是一个关键的组件,它用于存储和管理Hive中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表名、列名、表的数据类型、分区信息、表的存储位置等信息。Hive的查询和分析都需要Metastore来管理和访问这些元数据。 Metastore可以使用不同的后端存储来存储元数据,例如MySQL、Postgre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或者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HDFS。Metastore还提供了API,使得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编程方式访问元数据。 Metastore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跟踪表的版本和历史。当用户对表进行更改时,Metastore会记录这些更改,并且可以让用户回滚到
recommend-type

JSBSim Reference Manual

JSBSim参考手册,其中包含JSBSim简介,JSBSim配置文件xml的编写语法,编程手册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还没有写完,估计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完整版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recommend-type

"互动学习:行动中的多样性与论文攻读经历"

多样性她- 事实上SCI NCES你的时间表ECOLEDO C Tora SC和NCESPOUR l’Ingén学习互动,互动学习以行动为中心的强化学习学会互动,互动学习,以行动为中心的强化学习计算机科学博士论文于2021年9月28日在Villeneuve d'Asq公开支持马修·瑟林评审团主席法布里斯·勒菲弗尔阿维尼翁大学教授论文指导奥利维尔·皮耶昆谷歌研究教授:智囊团论文联合主任菲利普·普雷教授,大学。里尔/CRISTAL/因里亚报告员奥利维耶·西格德索邦大学报告员卢多维奇·德诺耶教授,Facebook /索邦大学审查员越南圣迈IMT Atlantic高级讲师邀请弗洛里安·斯特鲁布博士,Deepmind对于那些及时看到自己错误的人...3谢谢你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两位博士生导师Olivier和Philippe。奥利维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对你来说完全有意义了。从科学上讲,你知道在这篇论文的(许多)错误中,你是我可以依
recommend-type

MATLAB柱状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从可视化到洞察

![MATLAB柱状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从可视化到洞察](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1a36558cefc0339f7836cca7680c0aef.png) # 1. MATLAB柱状图概述** 柱状图是一种广泛用于数据可视化的图表类型,它使用垂直条形来表示数据中不同类别或组别的值。在MATLAB中,柱状图通过`bar`函数创建,该函数接受数据向量或矩阵作为输入,并生成相应的高度条形。 柱状图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性和易于理解性。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传达数据分布和组别之间的比较。此外,MATLAB提供了广泛的定制选项,允许用户调整条形颜色、
recommend-type

软件工程每个学期的生活及学习目标

软件工程每个学期的生活及学习目标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学习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2. 熟悉软件开发的流程和方法,了解软件工程的标准和规范。 3.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的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软件开发任务。 4. 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软件开发项目。 5. 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了解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趋势,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和技术交流活动。 6. 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7. 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和比赛,拓展自己的视
recommend-type

c++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含源代码) (2).pdf

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同时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超市商品和销售员的关系进行有效管理,使系统功能更全面、实用,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性。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展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没有缺勤情况,演示过程流畅且作品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设计报告完整详细,展现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决能力。在答辩环节中,学生能够自信地回答问题,展示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认为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表现出色,值得称赞。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平时成绩、报告成绩和演示与答辩成绩三个部分,其中平时表现占比20%,报告成绩占比40%,演示与答辩成绩占比40%。通过这三个部分的综合评定,最终为学生总成绩提供参考。总评分以百分制计算,全面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各项表现,最终为学生提供综合评价和反馈意见。 通过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学生不仅提升了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进行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系统功能和用户需求的全面考量,学生设计了一个实用、高效的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管理和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通过此次设计,学生不仅深化了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一过程将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更多挑战。